谈谈“学讲计划”中的“讲”的问题

谈谈“学讲计划”中的“讲”的问题

ID:31518291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谈谈“学讲计划”中的“讲”的问题_第1页
谈谈“学讲计划”中的“讲”的问题_第2页
谈谈“学讲计划”中的“讲”的问题_第3页
谈谈“学讲计划”中的“讲”的问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谈谈“学讲计划”中的“讲”的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谈“学讲计划”中的“讲”的问题  摘要“学讲”模式是新的教学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发展观”,突出学习的高效性。本文仅从“学讲”模式中“讲”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与同仁们交流。  关键词历史教学学讲“讲什么”“谁讲”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4-0100-02  “学讲计划”在高效课堂的新课改中,为许多教师面对新课改的课堂教学无所适从而指明了课改的方向,给出了方法论,使教师们明确了教什么、怎么教,也明确了怎样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互动的历史课堂。下面,我根据历史教学的“学讲”问题,阐述“讲”的问

2、题,重点阐述“谁讲”“讲什么”两大问题,以期和同行们共同探讨“学讲”的开展和实施之路。  一、学讲计划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新课改的精髓主要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凸显教师的主导作用。新课改实施以来,各种课堂模式应运而生,从杨思经验,到杜郎口的课改探讨等,各学校也都探讨符合自己“学情”的课堂模式,如“课堂六环节”“先学后教”“3.15模式”(3个15分钟――自学15分钟、新授15分钟、训练15分钟)等等,这些课堂模式,大同小异,领导带着老师,到各名校取经――4学习和借鉴他校的课改经验。但教师们看到热闹非凡的课堂教学,也心潮澎湃过,心动过,回去后,也尝试改革自己的课堂。但回归

3、常态课堂,面对学生的“不作为”,终于“醒悟”是学生素质问题、学生的基础问题,是应试教育不改变的根源。于是,取来的“经”不实用、也不能用,课堂教学依然如故,一切涛声依旧。  在教师们面对新课改无所适从之际,“学讲计划”从根本上解决了课堂教学如何改、改什么的问题,让教师们终于明白了课改的方法,找到了课改之路,这才是真正的要取的“真经”,这个“真经”值得一读,值得推进,并且,与时俱进,永不落后。  二、明确“谁讲”――突显主导和主体的双重作用  “学讲计划”以“学”“讲”为主。我认为,“学讲”中的“讲”包括“老师讲”和“学生讲”。  1.教师讲――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1)情

4、境导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巧妙的导入,可以收到先声夺人之效。教师的“讲”应首先注重情境的创设,以激发学习兴趣为前提。如学习《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发展》时,教师呈现“状元府”的冠冕堂皇、气势的恢弘,呈现“及第粥”的图片,讲述这个粥的意义;呈现“人生四喜”的画面,引导学生说出“哪四喜”――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借用故事――一位考生的“昧昧我思之”、主考官的提笔评语“哥哥你错了”……情境的给出,除了活跃课堂,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之外,也直接引出新课的教学――科举制度。  (2)讲疑点4  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难点,产生疑点是难免的,对于难点、疑点,教师的“

5、讲”至关重要。  对于“科举考试的录用标准――身、言、书、判”四个字的内涵和外延,学生产生疑惑,具体什么意思,为什么把这四个字作为科举考试的录用的标准,学生难以理解,此时,教师应言简意赅地给以简单诠释,为学生进一步自主学习铲除思维的障碍。  2.学生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1)讲预习所得  学讲模式,突出学生的自主先学,更注重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伊始,给学生5-8分钟时间,让学生们根据导学提纲,说出课前预习的情况,谈谈预习的心得和体会,谈谈预习的收获,提出预习中的不足和疑问。  学生“讲”的过程,也是学生们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的过程,也就是彼此“取长补短”的问题,对于

6、疑点的提出,也可以与同学们相互探讨,相互分析,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思路,对于大众化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向教师请教。  (2)讲观点  《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发展》的教学中,对于科举制度的特点有所了解后,教师提出一个探究性的问题:比较科举制度与现行考试制度。  这个问题,显然是两种考试制度的比较,既然是比较,无非从利与弊、异与同等着手。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应让学生小组讨论,从两种考试制度的相同点以及不同点进行分析。对于不同点,引导学生从科目的设置、考试的内容、考试的根本目的等进行探讨。4  经过小组内讨论之后再讲出来,真正实现“学进去”,否则难以“讲出来”。除此之外,学生“讲”

7、的方面、“讲”的方式也很多,如“讲”学习收获,“讲”学习感悟、“讲”搜集来的历史故事等。学生的“讲”从根本上解决了被动学、被动听的被动学习方式,构建了活跃的课堂氛围。  总之,“学讲计划”的实施,构建了学生为主体、发展为宗旨的课堂,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学习产生想学的欲望,同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产生学会、会学、乐学的根本性的变化。课堂上,学生不再正襟危坐,而是真正动起来,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课堂教学也不再沉闷,因学生的“动”而魅力无限。  参考文献:  [1]李永丰.贯彻“学讲计划”提升初中历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