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1-1-1《地球的运动》限时规范训练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1-1-1《地球的运动》限时规范训练

ID:31541236

大小:29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3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1-1-1《地球的运动》限时规范训练_第1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1-1-1《地球的运动》限时规范训练_第2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1-1-1《地球的运动》限时规范训练_第3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1-1-1《地球的运动》限时规范训练_第4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1-1-1《地球的运动》限时规范训练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1-1-1《地球的运动》限时规范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1-1-1《地球的运动》限时规范训练美国科幻电影《火星救援》讲述了人类首次登陆火星的冒险故事。火星的自转轴与其公转轨道面的夹角约为65°,自转周期为24小时50分,自转方向与地球相同,质量约为地球的1/9,表面重力约为地球的2/5,有稀薄的大气,密度只有地球的大约1%。据此回答下题。1.和地球的特点相比,火星(  )A.表面平均温度更高   B.属于远日行星C.昼夜温差更大D.大气层厚度更大解析:选C。由于火星表面大气层稀薄,和地球相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晚上保温作用弱,故C正确。火星较地球离太阳远,因此表面平均温度更低;火星属于类地行星;由于质量小,因此火星大气层

2、厚度更小。(2017·上海普陀一模)我国计划继“天宫一号”“天宫二号”成功发射之后,在2018年前后,发射空间站的核心舱,逐步建立自己的空间站。据此回答下题。2.太阳活动对空间站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太阳活动会在空间站引发极光现象B.太阳黑子比耀斑对空间站的影响大C.太阳活动可能会影响空间站的安全及地空联系D.太阳活动对空间站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解析:选C。极光是在高纬度地区,来自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太阳风)使高层大气分子或原子激发(或电离)而产生的。耀斑是短时间的太阳能量爆发,影响更大;太阳活动会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因此会影响空间站的安全及地空联系。(2016·吉林长春一模)

3、在野外,我们可以利用太阳—标杆进行定向。标杆与地面垂直放置,把一块石头放在标杆影子的顶点A处,15分钟后,标杆影子的顶点移到B点时再放一块石头,如图。据此完成3~4题。3.太阳—标杆定向的原理是(  )A.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B.一年中,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方向是南北往返C.一年中,地球的运动方向是自东向西D.一天中,地球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非常感谢上级领导对我的信任,这次安排我向股份公司述职,既是对我履行职责的监督,也是对我个人的关心和爱护,更是对**百联东方商厦有限公司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4.∠AOB角度约为(  )A.4°B.10°C.15°D.30°解析:

4、3.选D。4.选A。第3题,太阳—标杆定向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影子方向的变化判断方向,一天中影子的变化受太阳视运动的影响,太阳视运动是由地球自转导致的,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故D正确。第4题,影子的变化速度和太阳视运动速度相同,太阳视运动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即15°/小时,计算15分钟可旋转的角度是3.75°,接近4°,故A正确。下图为北半球一年中某段时间晨线与昏线交点的运动轨迹图。读图,完成5~6题。5.当交点位于①点且①点以北为极夜时,北京时间为(  )A.6时B.12时C.15时D.20时6.交点从②点移向④点期间,下列现象完全能够确定的是(  )A.北半球各地白昼逐渐变短

5、B.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C.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D.南京的昼夜长短差异逐渐变大解析:5.选C。6.选D。第5题,晨线与昏线交点至极点为极昼或者极夜地区。晨线与昏线交点位于①点,①点以北为极夜时,可以判断75°E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由此可计算出,此时北京时间为15时。第6题,当交点位于②点时,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即北半球的春分或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此后,太阳离开赤道或向北回归线、或向南回归线移动,因此,A、B、C三项都不能确定。但此期间除赤道外,各纬度的昼夜长短差异都在逐渐变大,故选D项。(2017·天津五校联考)下图是北半球某地一年中6个偶数月昼长(本月昼长之和,

6、单位小时)曲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题。非常感谢上级领导对我的信任,这次安排我向股份公司述职,既是对我履行职责的监督,也是对我个人的关心和爱护,更是对**百联东方商厦有限公司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7.在第⑥偶数月(  )A.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B.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的最大值C.北半球各地的昼长在不断变长D.太阳直射点正在向南移动解析:选D。读图知第④偶数月的昼长最长,因此可以判断为6月份,因此第⑥偶数月为10月份,此时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正向南移动,故D正确。(2017·重庆南开中学模拟)冬小麦为每年秋季播种,次年春末夏初收获。下图为某地区冬小麦生育期

7、(作物从播种到成熟所需的时间)日数图,读图回答下题。8.在该地区冬小麦生育期内,M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状况是(  )A.逐渐增大B.先减小后增大C.逐渐减小D.先增大后减小解析:选B。该地区冬小麦为每年秋季播种,次年春末夏初收获,南半球即每年的4月到10月,在此期间直射点先向北移动后向南移动,因此,M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状况是先减小后增大。(2016·重庆一模)下图所示全球刚好同属一个日期,曲线ABC上的太阳高度为0°,完成9~10题。9.此刻太阳直射点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