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陵园导游词4篇

烈士陵园导游词4篇

ID:31558106

大小:63.18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1-13

烈士陵园导游词4篇_第1页
烈士陵园导游词4篇_第2页
烈士陵园导游词4篇_第3页
烈士陵园导游词4篇_第4页
烈士陵园导游词4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烈士陵园导游词4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烈士陵园导游词4篇  游客朋友们: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游览一处不同的4a景区,这是在中国人民心中的英雄山,它的名叫抗日山。  抗日山原名马鞍山,位于赣榆县西部苏、鲁两省交界处,被称为“中国抗日第一山”。抗战期间,八路军115师教导2旅以及滨海军区军民曾四次一边战斗一遍修建,这是埋葬抗日烈士忠骨的陵园,是烈士的鲜血铸就的永垂不朽的丰碑,抗日山由此而得名。它是我国建园最早、规模最大也是唯一以“抗日”命名的烈士陵园。  让我们心中带着一份敬仰,进入陵园大门,沿着规整的台阶拾级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巨大圆形的小沙东海战烈士冢。 

2、 公墓里面安葬着小沙东海战中牺牲的彭雄、田守尧等16位烈士的遗体。两边分别是陈毅与陈士榘的题词——“浩气长存”、“英灵千秋”,长碑背面刻有《纪念小沙东海战烈士文》,阅读此文,似乎71年前的那场惨烈战斗又一次浮现在我们眼前。  1943年3月17日,我新四军团以上干部、战士共51人赴延安学习,途经赣榆县小沙东黄海海面时,遭遇日军巡逻艇,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木船对铁艇的海战。日军汽艇用机枪疯狂的向木船扫射。新四军的将士们用手榴弹和驳壳枪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从凌晨一直坚持到黄昏。鬼子的铁艇一步步逼近,可我们的木船哪能敌得过日本

3、鬼子的狂轰滥炸,子弹如雨点般落在战士们的身上,海面上泛起了殷红的血水……战斗中,新四军三师参谋长彭雄不幸胸部中弹受了重伤,倒在前舱。他的妻子吴为真冒着敌人的机枪扫射,从后舱艰难的爬过来,当她找到身负重伤的彭雄时,只见他口吐鲜血,意识模糊,他想到吴为真已怀孕两个多月,迷离中深情地说:“你要爱护身体,教育好孩子……”  彭雄,流尽了最后一滴血,那年才29岁!其实,结婚才四个月。他给吴为真留下了一个遗腹子,也给她留下了永远抹不去的思念。  小沙东海战烈士冢原来是一座土墓,当年为了建墓,五十多名战士艰苦奋战十天时间,共搬运土方二百五十

4、万斤,平均每人每天搬运土方五千斤。他们一手拿枪,一手拿镐,创造了敌后抗战史上的一大奇迹。  朋友们,让我们亲手去摸一摸刻在纪念碑上的那些冰冷的名,用我们的体温告诉他们,我们知道和平幸福的生活并非理所当然,其实真的来之不易。  现在我们面朝东方,放眼望去:一座座青山满目苍翠,一道道绿水波光粼粼,天地间一片祥和景象。谁都不会想到这儿曾经是黄沙漫天、横尸遍野的抗日战场。就让我们再一次默念这些英雄的名:彭雄、田守尧、张池明。  到这里,沙东海战烈士冢的讲解就结束了,期待朋友们和我一样把这些悲壮的故事沉淀在心中并讲述给更多的人听,让我们

5、永远铭记这段历史,世世代代珍爱和平!谢谢大家!河北隆化董存瑞烈士陵园导游词  (烈士陵园门口)  各位朋友:  你们好!欢迎您来瞻仰董存瑞烈士陵园。  隆化是战斗英雄董存瑞牺牲的地方。党和人民为永志英雄董存瑞的不朽业绩,1954年经原热河省政府批准,在隆化修建董存瑞烈士陵园。现在的园名,是1988年纪念董存瑞牺牲40周年,请肖克将军题写的。这七个大笔姿跌宕,苍劲浑厚。董存瑞烈士陵园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定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中宣部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董存瑞烈士陵园占地71000平方米,

6、现有10项纪念建筑。建筑形式具有民族风格和鲜明时代精神的仿古建筑。平面布局为中轴对称式。在长396米的中央主轴线上,座北向南,大门、牌楼、塑像、碑、墓、依序坐落其中。在牌楼侧后47米的两条副轴线上,是相对称的董存瑞碑亭和革命烈士碑亭;董存瑞烈士纪念馆和革命烈士纪念馆;还有两座题词碑廊。在纪念亭和纪念馆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上,是翠柏簇拥中的青铜色董存瑞烈士塑像。绕过塑像,沿着甬路走20多米往西是董存瑞烈士纪念馆。  (董存瑞烈士塑像前)  一九四八年五月,东北解放军的第11纵队进行了隆化攻坚战。在战斗的关键时刻,该纵队九十六团二营

7、六连六班班长董存瑞,为炸毁敌人据守的桥型暗堡,冲到敌堡下手托炸药包,以身体当支架,炸毁了敌堡。英雄董存瑞,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一条通往胜利的道路,用自己英雄的壮举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赞歌。  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这是董存瑞烈士塑像。它通高8米,像高4.1米。英雄身着军装,昂首挺胸,左手高擎炸药包,右手紧握拉开的导火索,再现了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视死如归的英雄壮举。  (董存瑞烈士纪念馆前)  董存瑞烈士纪念馆,是一座仿古建筑,蓝顶白体,气势宏伟壮观。在30米长的琉璃瓦檐上,悬挂着张爱萍将军题写的“董存瑞烈士纪念馆”

8、馆名,显得格外醒目。  1929年10月15日,董存瑞出生在原察哈尔省(今属河北省)怀来县南山堡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里。他的童年是在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岁月里度过的。1940年冬,八路军在东北地区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龙(关)、延(庆)、怀(来)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