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颂悲心之王释迦本师

赞颂悲心之王释迦本师

ID:31573918

大小:7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13

赞颂悲心之王释迦本师_第1页
赞颂悲心之王释迦本师_第2页
赞颂悲心之王释迦本师_第3页
赞颂悲心之王释迦本师_第4页
赞颂悲心之王释迦本师_第5页
资源描述:

《赞颂悲心之王释迦本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法王广传第一章讲记 9(二)赞颂悲心之王释迦本师瞻部牵藤果穗垂,落海声相作美称,南洲器情普摄取,发心白莲千葉开,极萦绕至娑婆际,受生释族天中天,此期教法唯一主,能王日亲您得胜!略说颂义这里忆念大悲之王释迦本师。释迦佛远在恒河沙数劫前,发五百悲愿摄取娑婆秽土,在福慧圆满时于此界示现成佛,以此出现了最光明的正法时代。这里认识的关键在大悲白莲花愿上,对于这个悲愿,要认识对象、特征、范围及程度、成满的情形,由此才知道是真实的赞叹。对象,是南洲器情为主的娑婆秽土。特征,是对于千佛不摄取的秽土,释迦佛的前身宝海梵志,以极重的悲心特别要摄取这个苦难世界而成佛,因而悲愿如白

2、莲花。范围及程度,范围是尽娑婆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切区域,程度是极为系念。诸佛都有大悲,不舍苦难有情,而释迦佛不共的大悲,尤其悲悯苦难深重的秽土诸有情,他的心极为牵系萦绕着这个苦难的世界。成满的情形,是指经过大约二恒河沙数的大劫,积集无量福慧资粮,终于在贤劫人寿百岁之际,从兜率天宫降生法王广传第一章讲记 9,受生在释迦族的有缘父母家中。由此成为天中之天,也就是这一期的无上导师,他是这一期教法中的唯一教主。由于他超越了声闻、缘觉、菩萨的地位,心极为堪能,没有一念的妄动,而且大雄大悲大愿力能普度秽土里的一切众生,这个极为稀有难得的因缘终于实现,它是这个秽土的最大事件

3、,因而欢呼释迦牟尼佛得到了全胜。“瞻部牵藤果穗垂,落海声相作美称”。远劫前的宝海梵志,悲心所观缘的对象是什么呢?那是一个具有美丽名称却极度苦难的世界。在那海岸边上长着一棵大树,诗学的修饰法说就像牵连的藤一样,表示树非常地高。在那上面又有麦穗般的果子,法喻合称为“穗果”。那个果子非常地大,所以一掉到海里就会发出“瞻部”的声音,由此取名为“瞻部树”。以树而称那个世界为“瞻部洲”。“南洲器情普摄取”。法王广传第一章讲记 9它是一个小世界日月照临的四洲当中的南洲,苦难尤为深重。《悲华经》里讲述了,世尊过去做宝海梵志的那个时候,劝了很多的人发菩提心,他们都发愿要摄取清

4、净的世界。那时,一千零四尊佛所放舍的就是那些具有深重烦恼的有情,在五浊恶世里,作杀父、杀母等的五逆重罪,毁坏正法,诽谤贤圣;专门行在邪见当中,远离圣者七财,不孝父母,对于沙门、婆罗门等的修道人没有恭敬的心;因果律上颠倒而行,不应作的作,应作的不作;不去作福德之事,不畏后世,对于布施、持戒、修定这三种福业处没有一点想作的心,不求人天善趣果报,非常勤勇地造各种的十恶业,趣入三不善处;远离善知识,不知道亲近真实的智慧,这样入在生死的牢狱里,随着不正的欲、有、见、无明四种瀑流,淹没在如炽热灰河般的苦烬当中,三苦极其炽然,他们就处在这种像瞎眼一般的痴心盲人的状态,没有

5、善,专行恶。这样的众生叫做“善根烧灭者”,叫做“颠倒行恶者”,叫做“无药可救者”,诸佛世界不能容受,因此被摈弃而集中在这样的污秽国土里,尤其处在南瞻部洲。正由于远离了善业、行不善业而行在邪道中,所积集的深重罪恶像须弥山王一样大。那个时候,宝海梵志兴起了悲愿,要摄取南瞻部洲器情等的整个刹土,这是娑婆世界的重点所在,总的范围当然是娑婆秽土。那么,那时他是怎样“普摄取”的呢?宝海梵志的特别大的悲心着眼在娑婆世界到了贤劫人寿一千岁的时期。一千零四尊佛都没有发起这样的悲愿,也都不摄取这个非常恶劣的世界,使得那些众生都流转在生死里,像陷在机关牢笼里一样,没有人救护,没有

6、依靠的地方,没有安身之处,没有明灯给他们照明道路,受着各种极重的苦恼。宝海梵志认为:这样的苦难众生,一千零四尊佛不作摄取反而舍放,各个愿取净妙世界。那些净土的众生已经能够自己善自调伏,心地清净,已经种了善根,在道上勤加精进,已经供养了无数诸佛,他们还去摄取。因此他说:“法王广传第一章讲记 9我现在的心像紧花树叶一样在颤动,我在大忧愁中,身体的一切支分都憔悴了。这些菩萨们虽然生起了大悲心,却不能摄取五浊恶世,使得这无量的苦难众生堕在愚痴的黑暗之中。”由此,宝海梵志特别地生起不共的悲愿,他说:“乃至来世过一个恒河沙等阿僧祇劫,入第二个恒河沙等阿僧祇劫,在劫后分的

7、贤劫人寿千岁的时代,我就要在那时行菩萨道,长久地在生死中忍受各种辛苦,以菩萨三摩地的力量,决定不舍这些有情。”这就叫“南洲器情普摄取”。“发心白莲千葉开,极萦绕至娑婆际”。法王广传第一章讲记 9这个摄取秽土器情的悲心一动,菩提心的发心白莲的千叶就打开了。也就是以这个心驱使,当时宝海梵志就在宝藏如来面前立了五百悲愿。他的着眼点非常特别,就是要对那些善根烧灭者,不惜一切代价来作救度,因此具有白莲花的特点。他特别要在秽土里摄取罪苦有情,以此把这些有情都摄到解脱等的地位,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因此,这个千叶的白莲打开来以后,代表这个愿真实地开发了,这是非常有力量的

8、,他的摄取成了一个极大的发愿境界。也就是,他的心一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