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励之选集》第三卷

《方励之选集》第三卷

ID:31578944

大小:4.29 MB

页数:351页

时间:2019-01-14

《方励之选集》第三卷_第1页
《方励之选集》第三卷_第2页
《方励之选集》第三卷_第3页
《方励之选集》第三卷_第4页
《方励之选集》第三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方励之选集》第三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方励之选集第三卷谨以此书纪念方励之先生方励之选集(第三卷共六卷)(第一版)《方励之选集》编译校者二О一三年四月五日版权声明《方励之选集》所用文献以写作时间为序,不能确定写作时间的则以其公开出版的时间为序编入。编入的文献以原初出版者为据,校订则按照下列规定: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政发【2010】11号)《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1年《出版物上数字用法GB/T15835-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GB/

2、T15834-2011》凡属记者采访类的谈话,本选集只采集双方对话,采访者的背景材料放入编者注释,文章的出处及发表时间收于附录中;对网络出版物还进行了史实校对,并增加照片与注释。编辑《方励之选集》用于研究和个人阅读,任何商业应用都将受到追究。《方励之选集》编译校者二〇一三年四月五日方励之(1987年~1989年)照片照片11987年1月方励之被迫调离中国科技大学,但在1987年夏的黄山会议间,科大学生及同事仍主动亲近方励之,一同在黄山脚下屯溪小镇的河中游泳、戏水、聊天,有人留下这张照片,后寄给方励之。照片21987

3、年9月23日方励之在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学生们争着索要签名:您还是我们的校长!(王树军摄)照片3方励之在爱因斯坦画像前。(美联社图片)照片41988年5月4日,北大建校90周年,一群北大学生,热情地围住方励之,邀他发表演讲。照片51989年早春,在刚装修好的新居中,其乐融融,可惜几个月后被迫离家,至今不能回。照片6这是方励之在大使馆时的‚研究室‛,桌上是一台早期的苹果电脑,可执行Pascal语言。电脑原属一位在大使馆工作的外交官,他有数学Ph.D.学位。该外交官于1989年7月奉调回国,将电脑送给方励之。

4、该机的性能,不如方励之家里的计算机,后者被抄家的警察抄走了。虽然不够理想,但还是能用来研究宇宙学。方励之原稿手迹:重访卡普里(全文见本卷第32页)给新加坡世界科学出版社用的誊清原稿手迹第1页给新加坡世界科学出版社用的誊清原稿手迹第2页给新加坡世界科学出版社用的誊清原稿手迹第3页给新加坡世界科学出版社用的誊清原稿手迹第4页给新加坡世界科学出版社用的誊清原稿手迹第5页给新加坡世界科学出版社用的誊清原稿手迹第6页(原稿由胡升华提供)方励之原稿手迹:对民主和安定的理解(全文见本卷第62页)手迹第1页手迹第2页(此原稿手迹由

5、李平瑾提供)方励之给邓小平的亲笔信手迹(全文见本卷第283页)《方励之选集》第三卷目录我的祝贺──为王淦昌先生八十寿辰而作(1987年5月)“现在还是主张科学和民主”(在罗马接受香港《百姓》陆铿电话采访的报道)(1987年5月23日)方励之和温煇、明蕾的对话(在罗马大学接受香港《争鸣》温、明采访)(1987年6月18日)重访卡普里(1987年6月21日)马克思主义已过时了(在的里雅斯特接受西德《明镜周刊》邓天诺采访)(1987年6月21~25日中的3天)民主改革和开放(在的里雅斯特接受《信报》特约撰稿人陆铿电话采访

6、)(1987年6月25日)我的一九八七年五月二十一日(1987年7月5日)对民主和安定的理解(1987年9月1日)让中共、台湾、香港三家来竞争(在北京接受台湾《自立晚报》李、徐采访)(1987年9月15日后,9月19日前)天文学思想史片断(1987年10月)宇宙为何不热死(1988年1月10日)两岸竞争有好处(在北京接受台湾《联合报》社长张作锦从美国电话采访)(1988年1月15日)知识分子是受剥削最重的阶层(在北京中科院新居接受《镜报月刊》沈琦采访的报道)(1988年1月20日)给黄雨川先生的一封信(1988年2

7、月17日)“阶级斗争”是谁先提出来的?(在北京中科院新居接受西德作家关愚谦采访的报道)(1988年春,2月4日立春)暴力革命必会带来暴力统治(在北京中科院新居接受西德作家关愚谦采访)(1988年春,2月4日立春)我对美术的感受(1988年2月21前)《方励之自选集》序(1988年3月2日)《天体物理学前沿鸟瞰》序(1988年3月17日)对统一的看法(1988年5月12日)两岸应先实行现代化再谈统一(在香港与台湾大学王作荣教授座谈)(1988年5月)现代化的问题与出路(在北京中科院新居家中接受梁硕华采访)(1988年

8、6月1日)李淑娴:风雨中的励之和我(1988年6月5日)中国应当先有常识性的民主(在北京中科院新居接受香港《镜报》林文采访)(1988年7月)评《爱因斯坦文集》(1988年8月7日)对谈民主与改革(接受叶知秋采访,结果发表在香港《信报》)(1988年8月)比较邓小平与毛泽东(在澳大利亚接受前澳洲广播公司记者钟海伦采访)(1988年8月)我不再入党了(在澳大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