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地意义及精神

两弹一星地意义及精神

ID:31604440

大小:34.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1-15

两弹一星地意义及精神_第1页
两弹一星地意义及精神_第2页
两弹一星地意义及精神_第3页
两弹一星地意义及精神_第4页
两弹一星地意义及精神_第5页
资源描述:

《两弹一星地意义及精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两弹一星的意义及精神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洲际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合称核弹;另一弹是指洲际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下面是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两弹一星的意义及精神,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关注实用资料栏目。  两弹一星的意义一  邓小平这句话说得很简单,邓小平说:“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人造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了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大家可以去设想一下,如果没有两弹,两弹可能大家

2、觉得遥远一点,一星,如果没有卫星,还有我们现在的卫星导航,还有我们现在看到的卫视,广东卫视、江苏卫视等等,如果没有卫星,还有我们今天的手机吗?卫星跟广大的老百姓的生活就更切近了,如果中国没有自己的卫星将会是怎样,说句不该说的话,我们就跟朝鲜一样。两弹或许离我们遥远一点,因为那是外交的,是军事的,是国防的,但是,如果没有我们的军事实力,我们如果在人家核威慑的核炸的前提下,中国还有我们的外交地位吗?还有我们的政治地位吗?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  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江泽民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隆重表彰

3、为“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授予和追授23名科技专家“两弹一星”功勋章。这23名科技专家毫无例外的,都是院士,而且都是大牌院士。这就是我刚才提到的在一个月之前中国科学时报上发表的张劲夫所写的整整两个版的长篇文章《共和国不会忘记——对“两弹一星”的回顾》。  中中“决定”指出:“这23位科技专家是人民共和国的功臣,是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是新一代科技工作者的光辉榜样。”今天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讲23位其中的几位就可以了。  邓小平讲:“我们要感谢我们的科技工作者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和赢得的荣誉。大家要记住那个年代,钱学森、李四光、钱三

4、强那一批老科学家,在那么困难的条件下,把两弹一星和好多高科技搞起来。”。  大家能不能记住那个年代,那个年代中国的经济是在怎样的形成下,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们在造两弹一星,年长的可能知道,那时候是困难时期,但是,我们在困难时期造出了两弹一星。当时科学家本身就面临了困难,但是不造原子弹肯定是不可以的。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  说到现在的局势,朝鲜和韩国,最近大家可能也关注到了,有许多猜测,当然,猜测已经揭开谜底了。尽管直到1953年7月27日,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时也没能投下原子弹,但在战场和谈判桌上,美国却不止一次地挥舞着核大棒,进行赤

5、裸裸的讹诈和威胁,妄图把世界推向核战争的边缘。这是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  毛泽东回答:“美国的原子讹诈,吓不倒中国人民。”当然,毛泽东当年跟美国记者说“美帝国主义也是纸老虎”。那么,就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不久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毅然战略抉择,发展中国的原子能事业,搞出原子弹。因为原子能事业既可以用来做和平事业,也可以搞原子弹。原子能的和平利用大家也知道,在咱们的大亚湾有核电站,现在有好几个核电站了。最新消息,准备新建一个新的核研究所,主要是致力于和平利用,正在筹建。这就追溯了当时造原子弹的高层决策。毛泽东是决策者,1954年秋,广西发现了铀矿石

6、;毛泽东说:这是决定命运的,具体的事情都是周恩来在亲自过问。  1955年元月14日,周恩来主持会议。参会者副总理薄一波,地质部部长、中科院副院长李四光,物理研究所所长钱三强,地质部副部长刘杰。  1955年1月15日,中央召开书记处扩大会议,专门研究发展我国原子能事业。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彭德怀、彭真、邓小平、李富春、薄一波等中央领导人参加会议,他们当时都是中央举足轻重的领导者,他们来专门研究我国的原子能事业。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  1959年9月的一天,周光召在莫斯科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工作。59年之前当时的中苏关系还是不错的,还

7、是有一批中国的留学生以及一批中国的学者,当时周光召是中国的一个学者,周光召在莫斯科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工作。钱三强在使馆人员陪同下来此,向中国人员通报苏联撕毁合同、再不帮助我国造原子弹的消息。59年之前叫苏联专家,他要帮助我们,但是,59年开始中苏关系破裂,撤走专家。  苏联专家撤走,周光召立即召集在苏联核子研究所的部分中国专家,讨论: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能不能研制成原子弹?回答是肯定的。当时20多人联名请缨:回国参战,以周光召为首的中国学者,还有一些是留学生。  周光召起草联名信写到:“作为新中国培养的一代科学家,愿意放弃自己搞了多年的基础理

8、论研究工作,改行从事国家急需的工作任务。我们随时听从祖国的召唤。”  周光召曾经当过中国科学院的院长,现在快90岁了,在59年的时候,他也是一个刚步出校门不久的学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