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一3星)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一3星)

ID:31607583

大小:11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5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一3星)_第1页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一3星)_第2页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一3星)_第3页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一3星)_第4页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一3星)_第5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一3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C——文言文特殊句式一专题导入(开心一刻)(3分钟)课堂上,语文老师正在讲句式,她要求一位同学说一个疑问句,她叫到小马,小马揉揉眼睛,问道:“老师,你叫我干什么?”语文老师说:“很好,请再说一个感叹句。”小马睁大眼睛说:“这也算对!”语文老师又说:“非常好,请再说一个陈述句。”小马摇头说:“我今天可能是发烧了。”语文老师高兴的说:“非常好,请坐下。”小超迷惑地坐下了。这个故事好笑吗?你能告诉我什么是句式吗?这是现代人讲话的方式,那么古人怎么说话呢?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古代的常用的文言句式,你准备好了吗?知识典例(举一纲而万目张)(20分钟)【特殊句式】所谓特殊句式,就是句子的结构与我们现在的结构

2、组成存在着区别和不同。其中大致分为以下几种:【判断句】  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说明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铭》  (

3、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6)臣本布衣。《出师表》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1)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2)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理解判断句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动词谓语句不是判断句  尤其是用“为”构成的句子有时与判断句十分相似。例如: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夫执舆者为谁?”  这两句中的“为”似乎都可以译成“是”,因此有人把这样的句子理解成判断句。这是

4、一种误解。需要指出的是,在古代汉语里,“为”是一个意义十分广泛的及物动词,对它的解释应该根据文意而定。用“为”的句子属于叙述句。有些意思上很像是判断句的“为”字句,如上面所列例句,其实都还是叙述句。  2.语义上不表示判断的句子不是判断句  例如下面的文句: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蟹六跪而二螯。”这两句都是名词充当谓语的句子。但是很显然,这两句的意思并不表示判断,而是进行描写。因此尽管它们是名词谓语句,但却不是判断句。【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1.主语省略在一个复句之中,第一个分句出现

5、了主语,如果后几个分句的主语与第一个分句相同,那么后几个分句的主语可以省略,这种情况在古代汉语中称为承前省。古代汉语中还有主语蒙下省略的现象。如“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在“无信”前省略了“你”,在“无礼”前省略了“你”。在语言中,前后分句的主语常不一致,主语又因省略经常不出现,所以古代汉语中多有暗换主语的现象,这种现象在现代汉语中多称成为病句,可是在古代汉语中却是允许的,正常的,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其中“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之前的主语是“桃源人”,可是后一句的“具答之”的主语是“渔人”。(《桃花源记》)主语在前后句发生了变化,但都省略了。  (1)

6、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2.谓语省略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后一分句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谓语一定要补充出来。  (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3.宾语省略古代汉语省略宾语的现象,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的及物动词虽然也要求一个宾语与之搭配,但这个宾语完全可以不出现而隐含起来,只

7、要宾语所表达的事物在前文中已经出现或者已经谈到过,不再出现也能使人正确体会出动作的接受者,宾语则可以省略。  (l)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将以[之]攻宋。《公输》  (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4.介词省略  (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5.兼语省略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其]外将兵。《陈涉世家》译为:扶苏因为多次劝谏的缘故,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