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造影术在下肢静脉疾病临床应用价值

下肢静脉造影术在下肢静脉疾病临床应用价值

ID:31640921

大小:56.1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6

下肢静脉造影术在下肢静脉疾病临床应用价值_第1页
下肢静脉造影术在下肢静脉疾病临床应用价值_第2页
下肢静脉造影术在下肢静脉疾病临床应用价值_第3页
下肢静脉造影术在下肢静脉疾病临床应用价值_第4页
资源描述:

《下肢静脉造影术在下肢静脉疾病临床应用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下肢静脉造影术在下肢静脉疾病临床应用价值浙江省兰溪市人民医院浙江兰溪321100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静脉造影技术在下肢静脉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年3月至2011年9月86例138条下肢静脉血管病变进行造影。结果:木组检查中单纯性浅静脉曲张70条,占50,%;伴有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36条,占26%,;伴有交通静脉瓣膜功能关闭不全22条,占16%;伴有深静脉血栓5条,占4%;先天性发育异常5条占4%,0结论:下肢静脉顺行造影检查在临床上能明确下肢静脉曲张、深静脉瓣膜功能和穿通支静脉功能和解剖定位及显示血管病

2、变的性质及深静脉瓣膜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了解下肢静脉血栓或栓塞、静脉炎、肿瘤侵蚀或外伤引起的静脉阻塞部位、范围和程度;观察血栓切除、静脉曲张或其他病变的手术效果;了解下肢慢性溃疡、肿胀、胀痛及色素沉着的原因;估计先天性静脉病变的部位和范围等。关键词:下肢静脉曲张;放射摄影术;静脉造影术下肢静脉造影术是诊断下肢静脉系统疾病不可缺少的首选检查方法。因检查方法简单易行在各单位广泛开展。下肢静脉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其病因很多,最常见的可分为静脉逆流,静脉阻塞及先天性静脉发育异常和静脉瘤样扩张等引起。根据造影表现可以明确下肢静脉疾病变部位

3、和范围,在治疗静脉血液倒流、纠正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中有重要意义[1-5]o木文就我院2008年3月至2011年9月进行的下肢静脉造影86例138侧患者做一回顾性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6例中男52例,女34例;年龄最小38岁,最大79岁,平均年龄57岁;单侧34例,双侧52例;临床表现均以不同程度下肢浅静脉迂曲、扩张伴下肢酸胀、疼痛及踝部水肿等为主,严重患者皮肤局部溃烂及皮肤色素沉着。1.2方法造影前病人需作碘过敏试验,以30%的泛影葡胺lml静脉注射,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如有恶心、咳嗽、喷嚏流涕、胸闷、心悸、尊麻疹

4、等反应,则为造影剂禁忌证。造影术前病人应禁食,防止造影吋发生剧烈呕吐,影响造影效果。术前0.5h肌注地塞米松5mg,并准备好急救用品以防万一。采用岛津500mA岛津XUD150B-30数字胃肠机进行检查,患者取头高足低位,约30°,分别在踝关节上方、膝关节上方及股骨沟处扎止血带,以阻止浅静脉冋流、随后显示深浅静脉及深浅静脉的排空情况。用0.9%生理盐水稀释欧乃派克后在患侧足背浅静脉穿刺缓慢注入,先摄取小腿正侧位,,当小腿深静脉显示良好后,立即解除踝关节止血带,再次摄取小腿正侧位以观察小腿浅静脉情况;依次解除膝关节、腹股

5、沟之止血带,迅速摄取膝关节以上包括膝关节及髓骨的平片。造影完毕后,一定要用生理盐水静脉点滴冲洗,防止血管内皮的损伤2结果本组患肢检查中有70条下肢静脉仅表现为浅静脉增粗,纤迂曲,而深静脉无增宽、狭窄,全程造影剂通畅,瓣膜形态无改变,无逆流。36条下肢静脉表现为下肢深、浅静脉间交通静脉开放交通支弹簧样迂曲扩张,浅静脉增粗扭曲扩张呈团块状,电视透视下间血液倒流改变。10条下肢静脉表现为浅静脉系显影,呈迂曲,增多增粗,深静脉部分显影,期内充盈不规则,可见圆形活条状负性阴影;周围侧支循环形成。75条下肢静脉造影剂在深静脉显示均匀,整条

6、无竹节状表现。5条下肢静脉先天发育异常,表现浅静脉血管分布异常,深静脉因发育不全呈多支粗细不均的异常血管重复畸形改变。3•讨论3.1下肢静脉血管疾病可由不同的病变所引起,按类型可分为静脉曲张和静脉血栓形成两种类型,前者约占50%,主要发生在大隐及小隐静脉,临床可出现下肢静脉高压,后者约占12-5%,见于深静脉血栓形成而闭塞。另外还有少数先天性发育异常及静脉瘤样扩张⑹。3.2下肢静脉造影X线表现的主要诊断依据(1)单纯性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无深静脉病变,仅表现为曲张的浅静脉,深静脉正常,交通支不扩张。(2)交通静脉瓣功能不全:下

7、月支深浅静脉增粗略迂曲,透视下可见血流由深静脉逆流如浅静脉。(3)深静脉血栓形成:根据静脉阻塞程度分完全性闭塞和部分阻塞,前者深静脉节段性充盈缺损,周围侧支循环形成,后者管腔不规则狭窄,管壁可见锯齿状。(4)静脉先天性发育异常,如深静脉缺如,KT综合征等:深浅静脉血管分布重复,粗细不等,静脉瓣膜显示不清。3.3鉴别诊断由于静脉血管的解剖变异较多,静脉血流的缓慢和造影技术操作不当以及摄片时间差等因素而作出错误诊断。本组14例在顺行性造影中下肢深静脉上段和股总静脉汇合部可见到类似充缺损征像。Badinov认为正常情况下在下肢静脉顺

8、行性造影时,半数以上患者股深静脉不显影。笔者分析认为可能由于在造影操作技术过程中踝部止血带结扎不当和过紧等因素,导致胫前、胫后及胭静脉不显影,造成深静脉血管内无造影剂或造影剂较少。当这种征像出现时嘱患者作Valsalva动作。缺损可改变形态或消失。在个别情况下延长观察股深静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