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果研究综述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果研究综述

ID:31651343

大小:76.1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6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果研究综述_第1页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果研究综述_第2页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果研究综述_第3页
资源描述: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果研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上巾公可股仪激呦效果研究综匹程兰芳黄玉清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国内外股权激励效果的文献•对股权激励的现状进行了总结。研究发现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中股权结构不合理•高管的股权激励持股水平远低于国外•股权激励的时间长激励性不够•股权激励的业绩指标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最佳。我国对股权激励效果的研究在资本结构、税收、现金流量等方面有待深入。尖键词上市公司般权激励效果绵述©19^4-2013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

2、/www.cnki.net57―、股权激励的背景研究我国最早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是1993年深圳万科股份有限公司当时制定的是股票期权制度此后我国的上市公司幵始探索如何在有效实施股权激励制度。当时由于我国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法律环境的阻碍般权激励在我国的发展并不理想,股权分置问题被普遍认为是阻碍我国股市健康发展的头号难题・由于股权分置我国有一半以上的股权不能流通。2006年证监会颁布了th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和€h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管理办法(试行)》,从此我国的股权激励走过了从酝酿期、试点期、整

3、顿期、推广期到发展完善期的6年历程・股权激励在企业成长中的重要作用被广泛认可。2006年9月,国资委及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我国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从此结束了破冰之旅。两个《办法》的出台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建设和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很遗憾•无论主流媒体现有的评论文章还是已经公布的激励方案都缺乏对股权激励的系统思考和深层次剖析O2008年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市监管部公布《股权激励有尖事项备忘录1、2、3号》在《备忘录1号》和《备忘录2号》中,明确了

4、股权激励的对象即上市公司监事会应当对激励对象名单予以核实并将核实情况在股东大会上予以说明为确保上市公司监事独立性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止市公司监事不得成为股权激励对象。2009年中国的经济幵始恢复般权激励亦是如此•政策上,继08年证监会《股权激励有尖事项备忘录1、2、3号》及国资委、财政部《尖于规范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有尖问题的通知》陆续发布2011年相尖部门颁布了股权激励的个人所得税幵花并被广泛接受•成为企业激励核心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我国国资委颁发的《国有控制(境内)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试

5、行办法》中对股权激励的定义是上市公司以本公司股票为标的対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等实施的中长期激励二、国外研究综述1.早期研究——无显著相尖性Berle和Means(1932)最早意识到管理者与股东的利益冲突・早在1976年Jensen和Meckling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对股权激励效果进行分析得出管理层持股代表管理层和股东的利益是一致的因此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存在正相尖尖系但持股很少的管理人员却更倾向于职务特权消费。该理论解释被称为’利益一致性假说Jensen和Meckling的理论分析为以后的股权激励决策提供了基础o

6、Jensen和Murphy(1990)研究结果表明股票期权基本上没有激励作用•但比现金薪酬有更大的激励作用。Fama和Jensen(1983)的研究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般权激励没有发挥出预期的效用。Stulz(1988)的研究指出•股权激励在一定范围内能提升公司价值但超过这个范围会出现并购溢价并购的成功率降低•从而使公司价值下降•公司价值的拐点出现在经理人持股达50%时,此时的公司价值处于最低点。因此股权激励与公司价值并不是单纯的正负相尖奂系•这种理论也被称为’经理人防御假说二从上可以看出国外早已幵始对股权激

7、励的研究处于理论阶段实证研究很少后来的研究中出现经验数据与早期的理论研究有偏颇这种偏差表明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的作用不止受一种因素的影响如股权激励的形式、时间和公司的文化环境都会影响股权激励效果。2.近期研究——显著的正相尖性90年代以后国外的股权激励效果已经出现了显著相尖性•继Stulz的研究之后Kedia和Mozumdar(值,Murphy(2002)的研究认为新公司比之前的老公司更容易实施股权激励而且新公司的股权激励效果与公司绩效的尖系较老公司呈显著的正相尖性„Murphy(2003)年的研究认为新成立

8、的公司比成熟型的公司更依赖于股权激励因为股权激励可以减少现金流出减低税负・因此新公司的股权激励更全面并且股权激励的效果更好•这个结论支持了他的早期理论。Frye(2004)在对121家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进行研究时以托宾Q值为公亘业绩得出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正相尖尖系。Bryan•Hwang和Lilien(2006)的研究也表明股权激励取得了显著的效果。Griffith(1999)研究表明CEO的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