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治疗及预防分析

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治疗及预防分析

ID:31666556

大小:57.5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6

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治疗及预防分析_第1页
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治疗及预防分析_第2页
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治疗及预防分析_第3页
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治疗及预防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治疗及预防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治疗及预防分析梁士国(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90)【摘要】目的: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疗效及预防控制。方法:选取流行性乙型脑炎54例临床治疗方法及预防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治愈34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8.9%o结论: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治疗药物。应积极采取对症和支持治疗,维持体内水和电解质平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重点处理好高热、抽搐和呼吸衰竭等危重症状。【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药物治疗;预防控制【中图分类号】R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

2、-8231(2015)20-0041-02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1]。临床上以起病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呼吸衰竭、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重者病死率高达20%〜50%,部分患者可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选取临床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54例临床治疗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木组收治的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54例,其中男30例,女24例;年龄1〜19岁,平均年龄8岁;轻型2例,中型16例,重型26例,极重型10例。1.2治

3、疗1.2.1-般治疗按防蚊设备单房隔离,室温降低在30°C以下。密切观察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瞠孔变化。精心护理、防止褥疮,注意水、盐及营养补充。1.2.2对症治疗对持续高热39°C以上者,应使体温降低在38.5°C以下,其方法有:①物理降温:头颈部、腋下放置冰袋,冷水灌肠;②药物降温:消炎痛25〜50mg/次口服。幼儿可用安乃近滴鼻。亚冬眠疗法:氯丙嗪及异丙嗪各25〜50mg,每4〜6小吋肌注1次。安宫牛黄丸口服。按抽搐原因釆取相应措施,如高热所致,则以降温为主;如为呼吸不畅缺氧致病,则以吸氧、吸痰等为主;如因

4、颅内高压,则应积极降低颅内压[2];如为代谢紊乱或水与电解质平衡失调,宜迅速予以纠正。呼吸功能不全,中枢型包括干上型、脑干型、脑疝型、脑性低钠型。外周型包括呼吸道痰液阻塞、喉痉挛、肺炎、肺不张及脊髓受损所致呼吸肌瘫痪等。应综合分析原因进行处理。1.2.3抗病毒治疗迄今未见确切效果。常用抗病壽药物病毒畔、干扰素和干扰素诱导剂一聚肌胞等的作用难以肯定;中草药如螃琪菊、大青叶、板蓝根、丝瓜芽提出物等体外试验对乙脑病毒有抑制作用,但体内作用有待进一步观察。近年动物试验提示干扰素诱导剂竣甲基卩丫噪烷酮对乙脑病毒有高效预防和治疗作

5、用,其确切临床疗效有待进一步验证[3]。124恢复期及后遗症治疗恢复期治疗可采用理疗、中医、针灸、按摩等。绝大多数在半年内可恢复,对后遗症亦应继续采用综合性措施,以针灸和中草药为主,亦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1.3疗效标准痊愈:症状、体征消失,脑脊液恢复正常,无后遗症。好转:临床改善,脑脊液恢复正常,有轻度不等的后遗症。无效:临床无改善或死亡。后遗症:神经症状及体征经半年治疗不能恢复⑷。2.结果流行性乙型脑炎经治疗治愈34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8.9%O3•讨论人被带乙脑病毒的蚊虫叮咬后,乙脑病毒侵入人体,

6、在单核一一巨噬细胞内繁殖,继而进入血循环,引起病毒血症,如不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则呈隐性或轻型感染。当机体防御机能减低或感染病毒量多,或毒力强吋,病毒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脑炎发病。近年研究认为,人体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是乙脑发病重要因素⑸。曾在疫区旅居并有蚊虫叮咬史,有明显季节性(7〜10月)。起病急骤、高热、昏迷、惊厥、有脑膜刺激征及大脑椎体束受损(肌张力增强、巴彬斯基征阳性)。危重者可因呼吸、循环功能不全而死亡。血象白细胞数升高,可达10〜20×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脑脊髓液,压力增高

7、,外观无色透明或微混,白细胞在0.05〜0.5×109/L,分类在病程2〜3天吋多核细胞居多,其后单核细胞占多数。血清免疫学检查:①ELISA法检测乙脑病毒IgM抗体,出现较早,病期第1周阳性率可达70%,可作为早期诊断指标;②血清抑制试验及乙脑补体结合试验,多用做冋顾性确诊。将患者早期的血、脑脊液接种于鸡胚或人、鼠、牛、羊等的胚肾细胞中培养分离病毒,亦可将标本接种至小白鼠脑中分离病毒。轻型和普通型大多可顺利恢复,重型和极重型患者病死率可高达20%以上。持续吋间长、反复惊厥、昏迷吋间较长及有吞咽困难、呼吸衰

8、竭者预后差,存活的部分患者可留有不同程度后遗症。主要死亡原因为中枢性呼吸衰竭[6]。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治疗药物。应积极采取对症和支持治疗,维持体内水和电解质平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重点处理好高热、抽搐和呼吸衰竭等危重症状。乙脑的预防应采取以防蚊、灭蚊及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措施。早期发现患者,及时隔离患者至体温正常为止。管理的重点为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