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课堂中的有效因素提高数学课教学效率

发挥课堂中的有效因素提高数学课教学效率

ID:31673251

大小:55.3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7

发挥课堂中的有效因素提高数学课教学效率_第1页
发挥课堂中的有效因素提高数学课教学效率_第2页
发挥课堂中的有效因素提高数学课教学效率_第3页
资源描述:

《发挥课堂中的有效因素提高数学课教学效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发挥课堂中的有效因素提高数学课教学效率李红芳河北省武安市贺进镇翟家庄小学056307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牛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牛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牛活的密切联系。”创设有效的牛活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因素牛活化情境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创设与学牛牛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乂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

2、动有效地参与学习。下面谈谈个人在数学教学课堂中的一些做法。一、联系牛活实际,创设有效的牛活情境在创设牛活教学情境时,一要选取现实的牛活情境。教师可育•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牛熟悉的日常牛活情境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牛感兴趣的现实牛活素材作为课堂情境。二要构建开放的牛活情境。教师要对课内知识进行延伸与拓展,将抽象知识的学习过程转变为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提出猜想,不断形成、积累、拓展新的数学牛活经验。三要创设多元的牛活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牛牛活及兴趣的了解,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

3、和整合,再次创设牛活情境,真正实现:课的导入“牛活化”一一教学的导入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序曲”;例题教学“牛活化”一一例题教学是优美乐章的主旋律;知识运用“生活化”一一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仿佛是动听的“交响乐”。生产和牛活实际是数学的渊源和归宿,其间大量的素材可以成为数学课堂中学牛应用的材料,真正让文木的“静态”数学变成牛活的“动态”数学。二、注重教学反思,促进课堂教学质量记得有人说过:“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因为我们的教师不是圣人,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所以我们自己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

4、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的吻合情况、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的调控状况、课堂的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我们反思的主要内容有思考过程、解题思路、分析过程、运算过程、语言的表述、教学的思想方法等,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也一定会更好。三、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石,也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思维形式。在小学特别是中、高年级,正是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由此可以看

5、出,《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把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的,既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但《大纲》中强调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是表明以它为主,并不意味着排斥其他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正在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是形象思维并不因此而消失。概念教学本身抽象,加之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学习吋比较吃力。学生学习抽象的知识,应该是在多次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飞跃,感知认识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直观是数学抽象思维的途径和信息来源。教师在教学吋,

6、应该注意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四、合作交流,分享成功的思路“分享成功”是指小组成员共同“说数学”的数学交流活动。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枳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岀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才能顺利地共同建构。让学生

7、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在体验中“说数学”,能更好地锻炼创新思维能力。五、理论联系实际,在探索中成长现代教学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是两个转化过程:一是由教材的知识结构向学生的认知结构转化;二是由学生的认知结构向智能转化。这种转化过程只有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才能实现,没有学习主体的积极参与是没有办法学会数学的。因此,数学教学应力求体现知识发展的阶段性。在“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口算%0÷3=();15÷3=()”,有了“

8、好算”的体验后,再把学生组织在猜想编好算的除法题u80÷4=();60÷2=();90÷3=();40÷2=();24÷3=();18÷6=();12÷4=();48÷6=();72÷8=()”这一极富挑战性的活动中。在学习中,我多次组织学生进行猜想活动,并不在于学生是否能猜想出正确的结果、结论,重要的是通过猜想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