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和中职德育教学实效探析

传统文化教育和中职德育教学实效探析

ID:31677754

大小:59.5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17

传统文化教育和中职德育教学实效探析_第1页
传统文化教育和中职德育教学实效探析_第2页
传统文化教育和中职德育教学实效探析_第3页
传统文化教育和中职德育教学实效探析_第4页
传统文化教育和中职德育教学实效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统文化教育和中职德育教学实效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传统文化教育和中职德育教学实效探析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淀形成的,其中蕴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超凡的智慧。在新形势下,继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从目前中职学生的道德状况看,不容我们乐观。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学生迷失了自我,思想混乱,胡思乱想,有的甚至胡作非为。道德滑坡现象较为严重,德育教学与形势不相适应,实效也不明显,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认真审视并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优势,使德育实效得以不断提高。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德育;教学;实效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

2、3315(2013)08-111-003中职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支强大后备军和重要的人力资源。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人格发展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劳动大军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所以,加强对中职学生的道德教育和健康人格的培养尤为重要。从当前中职学校的情况看,学生的道德状况不容我们乐观。一直以来,一些学生在古今中外思潮的剧烈撞激中迷失了“自我”,思想混乱与矛盾,情绪郁闷与烦躁,表现出一些明显的病态心理。他们“既无高瞻远瞩,更不知道如何去后顾深思,前路茫茫,一片空白,在无所适从的情态中,陷于烦闷”。有的整天胡思乱想,甚至胡作

3、非为。此外,目前德育教学的模式、内容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与形势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教学的实效不明显。鉴于这种情况,我们需要认真审视并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优势,使德育课实效能够不断得以提高。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蕴藏着古圣先贤非凡的智慧,其精髓深含着儒、释、道三家的学说、文化和教育思想,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需要我们在储蓄精神资源方面开发、利用,来传达文化信息,适时地为学生的人格完善和健康发展注入精神营养,从而体现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本文仅就如何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来提高中职德育教学实效这一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一、传统文化教育的弱化问题

4、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全球化、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古今中外思潮传播迅速,各种不同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相互撞击、交融或冲突。西方那些颓废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青少年造成的负面影响是非常明显的。现在的中职学生,是青少年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其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是越来越差,也越来越难教。他们热衷于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实训而轻视人文素质、道德素质的提高。尤其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弱化现象令人担忧。1.中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严重缺失现在的中职学生从启蒙教育阶段、至小学到中学没能很好地接受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目前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又很短,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课程

5、占用了他们太多的时间。所以,他们接受人文教育的时间越来越少,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头脑里仅存的一点东西也不过是在课本上得到的一些只言片语和零碎的片段而已。在他们的思想意识里,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那些宝贵的思想理念、人生态度等几乎荡然无存。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众善奉行,诸恶莫作”,只知道快活享乐;不知道要报恩,只知道抱怨;不知道要真诚、仁义,只知道自私自利;不知道要“兼爱”、“礼让”,只知道与人相斗;不知道要增长智慧,只知道盲目竞争;不知道什么是诚信,只知道胡乱交朋友等等。一些人受现代教育的影响,认为佛教、道教都是迷信的,传统文化都是封建、落后的,都是封建

6、君主愚弄人民、统治人民的工具,说明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偏见和无知。1.多元文化的负面影响导致学生传统美德日趋丧失中职学生在这个年龄段,身上的毛病习气已经形成,一旦遇到不良影响,即古德说的"恶缘”,就容易起现行,现行就是现在经常发作。尤其受网络等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现在各种网络垃圾信息泛滥,在互联网上髙速传播,使得学生接触不健康信息的机会越来越多,为他们的道德人格异化提供了可能。有的学生把大部分时间用于上网,有的甚至上课时也不放过,进而掉进垃圾信息陷阱中不能自拔。有的受西洋的嬉皮风影响,喜欢赶时髦,出洋相,穿着打扮、行为举止怪里怪气,男女生在一起嬉皮鬼混

7、;有的自理能力很差,扫地不知怎么扫,洗衣服不知怎么洗;有的缺乏起码的道德素养,不知道孝顺父母,尊敬师长;不懂得与人为善,与同学和睦相处;性骚扰、性冲动、恶作剧、打架斗殴等不道德现象时有发生。另外吸烟、早恋以及性意识等问题也比较严重。可见,传统美德已日趋丧失。1.世俗化功利化倾向导致学生的价值观念趋于庸俗目前,世俗化功利化倾向正在对这些学生头脑中沉淀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主流意识形态产生冲击,致使他们的价值观产生偏移,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认同感逐渐淡化,价值观、人生观日趋西化。一些学生渐至丧失应有的理性,躲避崇高,漠视高雅文化,喜欢追求随心所欲的庸俗文化

8、,表现出强烈的务实倾向和媚俗色彩,世俗化、功利化的倾向在动摇和瓦解着他们的传统文化价值理念,个人主义、拜金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