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场mri在诊断脊柱转移瘤中应用价值

低场mri在诊断脊柱转移瘤中应用价值

ID:31687877

大小:55.2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7

低场mri在诊断脊柱转移瘤中应用价值_第1页
低场mri在诊断脊柱转移瘤中应用价值_第2页
低场mri在诊断脊柱转移瘤中应用价值_第3页
低场mri在诊断脊柱转移瘤中应用价值_第4页
低场mri在诊断脊柱转移瘤中应用价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低场mri在诊断脊柱转移瘤中应用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低场MRI在诊断脊柱转移瘤中应用价值摘要目的:探讨低场MRI在脊柱转移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原发病灶明确,经病理证实38例脊柱转移瘤患者的低场MRI表现。结果:38例中单椎节6例,多椎节32例,病变椎节118椎节,T1WI上呈低信号或稍低信号,T2WI上呈髙信号28/38例(74%),等信号9/38例(23%),低信号1/38例(3%),伴附件破坏17例(45%),多椎体转移瘤病例中,呈跳跃分布24例(63%),椎旁软组织肿块9/38例(24%),椎管狭窄14例(37%)O结论:低场MRI对于脊柱转移的诊断,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关键词脊柱转移瘤低场MRI应用价值近年来,癌症的发

2、病率逐年升高,脊柱转移瘤的发病率亦逐渐增多,其发病率仅次于肺和肝脏的转移瘤,居第3位[1]。其可以作为原发肿瘤的并发症被发现,也可以作为首发症状被临床确诊,大部分患者的主诉是颈肩痛、胸背痛、腰紙痛等。近年来伴随着MRI的投入使用,脊柱转移瘤的早期发现和确诊得以实现,确诊率有了较大的提高。总结回顾近7年来38例脊柱转移瘤患者的低场MRI表现,探讨了低场MRI在脊柱转移瘤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2005〜2011年收治脊柱转移瘤患者38例,原发肿瘤依次为肺癌13例,乳腺癌10例,肝癌8例,肾癌3例,结肠癌2例,淋巴瘤2例,年龄35〜75岁,平均60岁。临床症状多以腰紙部、颈肩部及胸背部疼痛为主,

3、部分伴发症状为神经功能障碍,少部分重症患者者合并有肢瘫。MRI检查使用0.35T永磁开放式磁共振机,所有病例均行常规矢状位SE序列T1WI(TR440;TE20),FSE序列T2WI(TR3000;TE118),STIR(TR3000;TE45;TI85)序列,病变椎体横断位FSE序列T2WI(TR3000;TE107),10例行冠状位SE序列T1WI扫描,21例行增强扫描。结果38例患者中,单椎体受累6例,多椎体受累32例,病变椎体,118椎节,呈长T1或稍长T1信号,长T2或等T2信号,28/38例(74%)等信号,9/38例(23%)低信号,1/38例(3%)伴附件破坏,17例(45%

4、)多椎体转移瘤病例中,呈跳跃分布24例(63%),椎旁及椎管内软组织肿块9/38例(24%),椎管狭窄14/38例(37%),其中21例行MRI增强扫描,注射造影剂后病灶呈不均匀强化。讨论脊柱骨转移瘤常见有肺癌、乳腺癌、肾癌、甲状腺癌、宫颈癌及前列腺癌,受累部位常为胸椎,其次为腰椎。本组38例其中发生在胸椎28例,以胸T3至T11椎体发病率高,14例发生于腰椎,12例发生于颈椎。椎体及附件的血行转移、淋巴转移和直接侵犯是脊柱转移瘤的3个主要渠道。由于特殊的椎体血管分布,椎体的静脉丛没有静脉瓣,又加之有时胸腔、盆腔及腹腔及四肢静脉内的血流缓慢,甚至发生倒流,或是腹压增高及四肢牵拉等因素导致腔静

5、脉中的瘤栓不进入肝或肺组织而进入椎静脉系统直接转移至脊柱[2]。因此脊柱转移瘤多以以脊椎静脉型转移为主。脊柱转移瘤的低场影像病变表现为:呈长或稍长T1信号,等长T2信号。本组38例中,仅1例长T1短T2信号,确诊为乳腺癌骨转移,为成骨型,文献报道成骨型脊椎转移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STIR像上呈高信号[3]。38例患者中共出现附件骨质破坏17例,呈长T1长T2,STIR序列病灶像呈高信号,且轮廓较T2WI序列更加清晰,正常附件钙质含量较椎体少,所以T1WI和T2WI序列附件均呈高信号,STIR序列上附件信号较椎体减低有利于二者鉴别,本组病例中有9例伴椎旁或椎管内出现软组织肿块,2例在

6、颈椎,7例在胸腰椎,MRI表现为等长T1长T2信号,本组出现椎管狭窄的有14例,究其原因为椎体病理性骨折或椎管内硬膜外转移压迫脊髓所致。静脉注射GD-DTPA增强后扫描21例,MRI上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均匀强化,可以推断是肿瘤组织的血脑屏障被破坏所致和或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有关。脊柱转移瘤应以下几种疾病相鉴别:①脊柱结核:脊椎结核发病以青少年居多,一般有肺结核病史,MRI表现上病变椎体无特异性信号改变,但病变椎体多为连续性分布,很少有跳跃性分布,相邻椎间盘容易受破坏变窄,且出现信号异常,发病部位为腰椎最易受累,胸椎次之,椎体破坏但形态尚可,中后部无凹陷,附件很少受到累及,合并有椎旁脓肿增强表

7、现为环形强化。②老年性骨质疏松:绝经后妇女多见,疼痛明显,椎体压缩多呈双凹透镜形、扁平形及楔状,有时后上角向椎管内突入,病变相邻椎间盘扩大大,可出现许莫氏结节,矢状位T1WI表现为为椎体内形状不同、范围不等的低信号,T2WI为与T1WI形状一致的高信号。被脂肪浸润的椎体T2WI和T1WI均为高信号,脂肪抑制序列为低信号[4]。合并椎体慢性压缩性骨折一般呈楔形,如合并急性压缩时,多有明确的外伤史,椎体内病变边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