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早期临床病变综合干预效果观察

冠心病早期临床病变综合干预效果观察

ID:31689258

大小:53.6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7

冠心病早期临床病变综合干预效果观察_第1页
冠心病早期临床病变综合干预效果观察_第2页
冠心病早期临床病变综合干预效果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冠心病早期临床病变综合干预效果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冠心病早期临床病变综合干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临床综合干预对冠心病早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本院收治的164例冠心病早期临床病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78例,干预组86例,对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案,而干预组给予血压、血糖、血脂、生活方式及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的综合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疗效进行观察,并按照冠心病发病危险评估(Ms评分)进行疗效对比。结果在对患者的血压、甘油三酯(Tc)、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对比检测中,干预组在干预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在观测指标上,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55岁,女$65岁)、吸烟、血脂异常、

2、糖代谢异常、高血压、超重与肥胖、缺乏运动、膳食不平衡等[2]。②经临床实验室检测患者动脉狭窄不足50%o排除研究对象中既往冠心病做过介人治疗或搭桥术患者。并排除其他心脏病病史患者,如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者及心脏瓣膜疾病者。所有研究对象均无严重贫血、急性感染、恶性中肿瘤,肝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1.2治疗方案要求研究对象签订知情同意书,并严格的进行实验室检测,包括腰围、血压、甘油三酯(TC)、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O严格按照《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提出的综合防治措施,从生活方式、血脂、血糖、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血栓事件预

3、防等方面[1]进行干预并随访。每2个月复查一次,干预组根据复查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对照组维持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结束前对两组患者相关指标进行测量分析。并对治疗前后采用MS评分方法进行冠心病发作的风险评估。1.3统计学方法将统计数据输入SPSS19.0软件系统。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方差分析,PW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干预(常规治疗)前后两组腰围、血压、HbAlc、TC、LDL.C比较结果见表1、表2。2.2干预(常规治疗)前后两组MS评分比较干预组干预前后MS评分相比与对照组常规治疗前后MS评分相比,P>0.05o3讨论冠心病是内在和外在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心

4、血管疾病。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缺乏运动、膳食不均衡等均是心血管病的诱因。本研究采用MS评定法对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进行评估。从患者饮食、运动、控制体重、戒烟及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方面进行干预。并对研究对象的治疗效果进行随访。随访结果显示,经综合干预措施治疗后,患者MS评分明显低,此项干预能能有效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降低发病,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意义。我国"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冠心病防治现状[1]。要求医务人员提高认识,做好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宣教工作。参考文献[1]蒋捷,霍勇•冠心病的早期诊断与防治策略[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8,5(3)

5、:10-12.[2]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10,49(2):174-18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