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阶段探究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阶段探究

ID:31690015

大小:64.54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17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阶段探究_第1页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阶段探究_第2页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阶段探究_第3页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阶段探究_第4页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阶段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阶段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阶段探究【摘要】新中国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四个战略阶段:以工业化为主导,平衡发展与重点发展相结合的阶段;以改革开放为主导,开放发展与倾斜发展相结合的阶段;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主导,协调发展与合作发展相结合的阶段;以全方位对外开放为基础,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导,统筹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阶段。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丰富补充了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均衡发展;统筹发展1.前言我国幅员辽阔,地区资源察赋差异悬殊,加之历史、政治、文化、自然等因素的影响,使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

2、着很大的差距。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中央政府投资重点由内地转向东部沿海地区,使我国地区之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这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将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各阶段进行阐述,通过回顾过去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成败,进行相关探讨。2.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的总述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征十分突出。但在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中,区域经济将在互动中促进协调,在各区域主体功能强化基础上,大幅度提高整体发展水平。1•东部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该地区以占全国36%的人口,创造了全国56%的地区生产总值,58

3、%的二产增加值,57%的三产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3697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7倍,居四大板块之首。东部沿海经济区以长三角为引擎,实力最强。其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均略高于全国的11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全国的2倍。北部沿海经济区以京津冀和山东半岛城市群为引擎,经济总量较大,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二、三产业增加值都占到全国的115o南部沿海经济区以珠三角为引擎,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到全国的巧%左右,经济总量上不及北部沿海,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2003元,是全国的1.57倍,高于北部沿海的209

4、83元,是北部沿海的1.49倍2.中部的经济实力明显弱于东部。中部以占全国32%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3%的地区生产总值,31%的一产增加值,22%的二产增加值,21%的三产增加值。中部第一产业的优势相对强于第二、三产业,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不及全国平均水平,为全国的0.77倍。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看,黄河中游经济区为11856元,略高于不足万元的长江中游经济区3.西部的经济实力又弱于中部。西部以占全国23%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3%的地区生产总值,21%的一产增加值,11%的二产增加值,13%的三产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全国的

5、0.62倍。大西南经济区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8379元,为八大经济区中最低。经济区中只有重庆超过万元,贵州仅为500元,为全国最低。大西北经济区的人均生产总值近万元,略好于大西南经济区如何推动:2000年以来,我国先后启动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中央政府加大了向这三个区域重点领域的投资倾斜,改善了当地的基础设施条件和投资环境,提髙了当地的公共服务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这些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同时,东部沿海地区依托自身的经济基础,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继续保持领

6、先发展势头。区际竞争关系加剧,一些地方政府以工业区建设和城市建设为载体,调动各种资源扩大投资规模,包括以稅收优惠和土地低价吸引投资,使得一些不具优势或者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区域,也形成较大的工业规模。与此同时,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以市场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合作全面展开。各地区出于增强竞争力的内在要求,开始突破传统的制度性障碍,推进区域经济整合,发展各种横向合作。区际竞争促进各区域提高本区域竞争力,区域经济合作和生产要素大规模区际流动,增强了区际互动发展关系。3•第一个战略阶段(平衡发展与重点发展相结合的阶段)改革开放前,在

7、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政府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实行向中西部地区倾斜的均衡发展战略,以推动我国经济重心从50〜60年代的由南向北,向60〜70年代的由东向西的转移。东北、华北的经济实力因此增强,中西部地区也形成一定的工业基础,以国防科技工业为重点,能源、交通电子为先导的综合工业也在整个三线地区得以基本建成。中央政府实施这种均衡战略主要是由于我国因殖民而造成了畸形工业布局,经济基础偏集于东部沿海地区的的形式需要改变。历史上东部地区是资本主义国家对华贸易和资本输出主要集中地,其沿海大量分布着旧中国的金融机构、主要产业,

8、而中西部经济绝大部分还处于落后的手工、半手工和自然经济状态。当时,国民经济中仅约10%属于现代工业,而现代工业的70%以上集中在面积不到全国12%的东部沿海地带,且由于许多产业工序之间缺少连接,不能形成产业链。这种由东部地区的现代工业基础与中西部地区落后的自然经济所形成的巨大差异,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