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替米星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患者感染的疗效分析

依替米星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患者感染的疗效分析

ID:31694586

大小:58.8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7

依替米星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患者感染的疗效分析_第1页
依替米星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患者感染的疗效分析_第2页
依替米星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患者感染的疗效分析_第3页
依替米星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患者感染的疗效分析_第4页
依替米星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患者感染的疗效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依替米星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患者感染的疗效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依替米星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患者感染的疗效分析黄洁广西钦州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广西钦州535099【摘要】目的:分析依替米星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患者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某院收治的76例老年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患者进行观察研究,所有患者均予以依替米星治疗,观察比较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显效的有46例,有效的有27例,无效的有3例,总有效率为96%,治疗前,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以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水平分别为(73.1±12.4)mmHg、(58.2±6.6)mmHg、(

2、82.4±7.3)%,治疗后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以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水平分别为(91.1±7.2)mmHg>(43.6±5.5)mmHg>(94.6±9.2)%,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8.7±1.5)d,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不良反应方面,76例患者仅有2例出现一过性血氧饱和度,予以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依替米星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患者感染,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相关指标变化,提高了整体的治疗效果,安全,有效,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方式。【关

3、键词】依替米星;老年支气管扩张;感染;治疗效果支气管扩张在临床较为常见,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支气管管壁肌肉组织破坏引发的支气管不正常扩张,一旦发牛扩张极易引发细菌感染,对患者的健康产生巨大的影响[1]。由于老年患者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较差,因此易合并感染的发牛。为探究依替米星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患者感染的疗效,为探究依替米星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患者感染的疗效,木次研究选取76例老年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具体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某院收治的76例老年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患者进行观察研究

4、,所有患者经过实验室检查和CT检查均符合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在(58-76)岁,平均年龄在(70.3±2.8)岁,病程在(2-10)年,平均病程在(6.7±l.l)年。1.1.1纳入标准患者的体温>38°C,有反复咳嗽史,白细胞计数超过10×109/L,经过痰液培养有明确的致病菌,患者的意识正常,可以配合治疗。1.1.2排除标准排除有肺部气质疾病患者,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患者以及有咳血和活动性出现患者。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予以常规的吸氧、祛痰、抗感染、补液、

5、纠正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予以患者依替米星治疗,将0.2g的依替米星注射液加入100ml的0.9%的生理盐水中进行静脉滴注,1次/d,疗程为7d,常规监测患者血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变化,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1.3观察指标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以及血氧饱和度)、不良反应、平均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变化,分析依替米星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患者感染的疗效。1.4评价标准临床治疗效果的判定标准为:①显效:治疗后,患者的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基本完全消失,体温恢复正常,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经过胸片检查炎性病灶几乎完全

6、吸收。②有效:治疗后患者的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有明显的好转,体温接近正常,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胸片检查炎性病灶好转。③无效:治疗后患者的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体温、白细胞计数等均无变化,胸片检查病灶无变化或者严重。总有效率二(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3]o1.5统计学处理将本次观察研究中的疗效、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以及血氧饱和度)、不良反应、平均住院吋间等相关指标数据均录入至版本为SPSS17.0的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处理和分析,疗效和不良反应以(%)表示,数据对比采取χ?检验,治疗前后的血气

7、指标和时间用均差(±s)表示,数据比较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0.05)。2结果2.1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显效的有46例,有效的有27例,无效的有3例,总有效率为96%o2.2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变化治疗前,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以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水平分别为(73.1±12.4)mmHg、(58.2±6.6)mmHg^(82.4±7.3)%,治疗后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以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水平分别为(91.1±7.2)mmHg、(43.6&plu

8、smn;5・5)mmHg、(94.6±9.2)%,治疗前后比较,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