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盖管理区防汛抗洪

乌拉盖管理区防汛抗洪

ID:31697598

大小:81.52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1-17

乌拉盖管理区防汛抗洪_第1页
乌拉盖管理区防汛抗洪_第2页
乌拉盖管理区防汛抗洪_第3页
乌拉盖管理区防汛抗洪_第4页
乌拉盖管理区防汛抗洪_第5页
资源描述:

《乌拉盖管理区防汛抗洪》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乌拉盖管理区防汛抗洪预案乌拉盖管理区水务局二OO八年五月1.总则31.1编制目的和依据31.3编制原则32.基本情况42.1自然情况42.2经济社会情况73.洪涝灾害形成原因及防御现状83.1洪涝灾害形成原因83.2洪涝灾害防御现状94.危险区、安全区划分.114.1危险区划分依据114.2安全区划分标准依据115.组织体系与职责.115.1指挥机构(人员名单及联系方式见附表)115.2防指成员单位及职责125.3防汛指挥部应急工作组及主要职责136.汛情分级及防洪处置.156.1辖区分级156.2汛情

2、分级166.3防洪处置177.灾后救助208.附则201.总则1.1编制目的和依据为有效防御本地区山洪灾害,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避免群死群伤事件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办法》及《锡林郭勒盟防汛工作手册》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乌拉盖管理区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1.2适用范围乌拉盖管理区行政区域内的防洪抗洪活动,必须遵守本预案。

3、1.3编制原则1.3.1立足预防,主动防范。把预防洪涝灾害和强化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放在防洪减灾工作的中心环节,密切监视雨情、水清和险情,认真做好各项防范工作。1.3.2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管理责任制、分部门责任制、技术人员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1.3.3科学调度,保障安全。认真分析洪涝灾害的发展和防洪工程现状,科学管理,优化调度,保障安全。1.3.4果断处置,全力抢险。一旦发生重大洪涝灾害和水利工程险情,防汛指挥部应迅速反应,组织力量权利抢险救灾,尽最大努力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2.基本情况2.

4、1自然情况2.1.1河流分布情况乌拉盖境内主要与乌拉盖河及其支流色也勒吉河。乌拉盖水系是锡林郭勒盟最大的内陆水系,所属各河均发源于大兴安岭山地。乌拉盖河干流发源于宝格达山南麓,由众多泉水汇集而成,水量稳定,全长360公里,在胡硕庙与支流色也勒吉河汇合,向西流入乌拉盖戈壁。沿途地面广阔坦平,湖泊、沼泽较多,上游处于山地、丘陵、河道狭窄,进入波状平原,河床平浅,消失在索林淖尔洼地。2.1.2气象、水文条件及暴雨特征乌拉盖河流域属寒带季风气候区。受西风环境、西伯利亚寒流、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及贝加尔湖低压等天气系

5、统的影响,造成本流域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湿热;秋季清凉,早晚温差大;冬季漫长酷寒气候特征。乌拉盖河流域降水多集中在夏季,6—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80%以上,年际变化较大,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22.3mm,多年平均蒸发量1579.8mm,且蒸发量多集中4—9月份,平均气温-0.9°C,极端最低温度-42.1°C(发生于1987年1月90),极端最高气温38.4°C(发生于1968年7月220).乌拉盖地区多大风,且大风多在两个月以上,年平均风速4.lm/s,多年最大风速28m/s,汛期最大多年平均风速17.6m

6、/s,年最大多年平均风速21.3m/s。冻土观测表明:土壤一般于10月下旬开始结冻,翌年4月初开始解冻,至6月全部消融,最大冻土深度3.3米。乌拉盖河流域日照数在2500-3000小时左右,上游日照时间较短,初霜期一般在九月上旬,终霜期在四月上旬,无霜期为131天左右。乌拉盖河属季节性河流,径流主要由降水形成,上流多为林区及草地,植被较好,流域调蓄能力较强。年径流除12、1、2、3月份河道冻结外,其余时间水流不断。由于受到降水不均匀性影响,其径流年内及年际分配极不均匀,加上地下径流及气温影响,使其有春汛

7、、伏汛两个汛期。春汛期:出现于4—5月份,此时气温升高,流域内冰雪消融,河水解冻,形成春汛。一般持续一个多月。伏汛期:多出现于7-9月份,此时降雨集中,河道出现较大洪水,持续时间1一2个月。从年际看,年径流量最大为5.81亿m3(1998年),最小为0.28亿n?,最大为最小的20.8倍,从年内分配看,6—9月年径流占全年的73%O暴雨、洪水特征:形成本流域暴雨的主要天气以乌拉尔山低涡底部分裂出的小槽东移,在内蒙古形成冷涡,由于强盛的副高压阻挡,低涡在原地滞流、旋转,带动巴湖东侧冷空气并入,在高原形成比

8、较完整的槽,槽前到副高压北侧的西南暖湿气流系统性加强,大量的水汽在大兴安岭地区聚集,形成大面积的特大暴雨,暴雨中心,一般在雅鲁河中游,由于本流域处在大兴安岭的西面,缺乏较为充裕的水汽供给,暴雨量较岭东及岭南要小些。1998年8月10—8日乌拉盖河流域连续8天普降暴雨,形成98特大洪水,造成本地区特大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1・04亿元,根据自治区水文总局《1998年8月乌拉盖河暴雨洪水调查报告》,乌拉盖水库以上8月1日一8日平均降雨量为29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