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级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两级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ID:31698589

大小:54.8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7

《两级混合运算》教学反思_第1页
《两级混合运算》教学反思_第2页
《两级混合运算》教学反思_第3页
《两级混合运算》教学反思_第4页
资源描述:

《《两级混合运算》教学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混合运算》教学反思薛丽君一、前测分析。为了了解学生们最真实的认知水平,我利用早练时间分别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前测:第一部分是前测了学生对同级运算以及两级运算的计算能力,结果显示,学生对于同级运算的算理掌握很好,以及乘加或乘减算式(就是乘法放前面的都会算,因为二年一期时,我们已经学习了这类算式的运算顺序)但对于其他两级运算的计算方法,大多数孩子都是零认知,全班64人,只有6人做对,由于我事先把两级运算的题打了星号,然后要求学生会做就做,不会做也没关系有一部分孩子从左到右尝试算了一半然后丢下,有的孩子直接跳了过去不算了,对于算对了的6个孩子,我以“30・软4”这道题为例

2、进行了沟通,其中四个孩子告诉我先算除法的理由是因为不是同级运算题,另外两个孩子告诉我他们是试出來的,因为看30・8等于22,而22除以4的话,没有口诀,所以就改先算除法了,并且还强调了,其他几道都是试出来的。第二部分测试了学生写综合算式的能力,因为上学期学习了看图写乘加乘减的综合算式,所以我以为问题不大,当我我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去让孩子们列综合算式时,孩子们大多不会,一般都只写分步或是连加算式。、如何备教。1、导入。女L1何导入才是最有效呢?最初我构思了几种,最后我还是决定釆取周英老师的建议直接进行复旧导新,因为本节课是概念性的教学,而混合运算对于孩子们来说还只是初

3、步接触,通过复旧导新來增强孩子们对混合运算中同级运算的认知,这样有利于在后面的新授过程中,让学生能更好的区分什么是同级运算什么是两级运算,以及它们的运顺序有什么不同。2、确定重难点。在了解了孩子们的认知水平后,我确定的第一个侧重点就是如何引导孩子们看图写综合算式,在这一环节里我利用板书来降低孩子们写综合算式的难度,让孩子们能够根据板书顺利写出两个不同的综合算式了,又因为在李老师的课堂上出现了孩子们直接用12加7的情况,因此我在表示玩跷跷板的孩子有多少人时,直接用3x4这样一个算式呈现,并故意不算得数算出得数,以免孩子们受得数12的影响。第二个侧重点就是如何才能有效

4、的突破重难点,在这一环节我把重点放在了第二道综合算式,因为前面讲过,学生对于乘加、乘减算式他们已经会算,就算不学习两级混合运算的方法,他们也会知道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计,所以在第一道算式(3x4+7)里,我只重点引导孩子们说出算式每部分表示什么?并没有去过多的纠结算理,那么在探究第二道题的计算顺序时,我有点小纠结,既然前测中孩子们大多数都是独立解决不了的,那到底是带着孩子们一起去探究,还是让学生先尝试呢?然后把自己的困难说出来,再和孩子们一起去讨论解决呢?后来我还是决定先让孩子们去尝试,因为前测时,没有情境主题图做背景,我想倘若有特定的情境做背景的话,我想孩子们肯定

5、会有不同的表现。对于孩子们会遇到哪些困难,我的预设就是有的不知道运算顺序,不会算,有的不会写递等式,因为没算的部分在后面。有的肯定是和同级运算的方法一样,从左往右算。3、突破重难点的策略。因为本节课的课型是同课异构,我所有的构思都是以李生燕老师的课为原型去进行修改,在第一次李老师执教过后,大家就针对如何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提出了许多合理化的建议和修改意见,重点部分还进行了现场模拟。综合大家的意见,并为了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以下几种策略,一是抓学生独立探究过程中的典型错例来确定“7+3x4”这道算式的计算顺序,二是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在观察比较

6、两道综合算式的运算符号以及它们运算顺序过程中,揭示什么是两级运算,以及两级运算的一部分算理;再出示一组算式并通过类比的方法来补充完善两级运算的算理。三、后测效果。我设计了八道同级运算和两级运算的计算,从孩子们的作业反馈来看,计算顺序错误的只有两人,而递等式不会写的(没算的在前面时)有五人,他们喜欢交换位置去写。四、遗憾与不足。首先遗憾的是,本节课还是没有达到预设的效果,特别是在重难点突破的过程中,由于问题提的太大太过于笼统,所以对于两级运算的算理,学生没能自主去发现更不用说会总结算理;其次,课堂机智还很欠缺,没能很好的利用学生课堂上的生成,并把它变为突破重难点的最

7、有效的策略。再就是,对于学生的思维引导及训练还不到位,一节课中,真正主动思考并会表达的孩子不是很多;最后就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估计太高预设不够,细节问题的考虑还很欠缺;另外对两级运算的算理没能用儿童化语言去进行总结。总之,要想让一堂课能够完美去呈现,这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课改路上不断去学习与实践,成长路上仍需努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