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2单元第6课《散步》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2单元第6课《散步》教学设计

ID:31711919

大小:62.5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7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2单元第6课《散步》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2单元第6课《散步》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2单元第6课《散步》教学设计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2单元第6课《散步》教学设计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2单元第6课《散步》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2单元第6课《散步》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散步》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畅。2.用主谓句概括情节,整体把握文章内。3•探究关键词句的内涵,多角度把握文章主题。4•品味文章用词造句的特点,学习一点语言表达技巧。重难点:1•反复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畅。2•用主谓句概括情节,整体把握文章内。3•探究关键词句的内涵,多角度把握文章主题。4.品味文章用词造句的特点,学习一点语言表达技巧。学习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徳,也体现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亲情。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沐浴着亲情。哪位同学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都感受到了哪些亲情?(学生举例回答,教师予以肯定)像在H

2、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等等。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散步》这篇课文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板书课题、作者)目标一1.自己轻声朗读一遍课文,标出段序,画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学习对子交流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2•听一遍朗读录音,然后互相给对方朗读一遍。(一人朗读,另一人要看着书,用心听,并将对方读得不准确、不流畅的地方标记下来,告诉对方。)3•各自反复朗读,纠正自己读得不准确、不流畅的地方4•理解并识记下面词语,然后听写(学习对子相互说说词语意思即可,不用书面解释;重点关注字形。)。信服分歧霎时各得其所水波粼粼蹲下目标二1

3、・用主谓句式逐段概括1、2、5、6、7、8段的内容提示:主谓句就是“谁干什么”或“什么怎样”。女fl,第一段可概括为:全家一起散步。有吋候为了具体也会概括为:在什么吋候(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谁干什么/什么怎么样。(2)“我”劝母亲散步;(5)全家一起散步;(6)(在选择走大路小路的吋候)母亲和儿子发生分歧,“我”决定委屈儿子;(7)母亲他从了孙子走小路;(8)(在不好走的地方),“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1.记叙文的记叙顺序有:顺叙(1-2).倒叙(2-1)>插叙(2-1-3).补叙。(1)从全文来看,第二段属于什么叙?就课文前两段看,属于什么叙?(2)去掉第二段文章岂不是更连贯了

4、,这样好不好?把第二段调到开头,文章更“顺”了,作者为什么不这样写?(学有余力者初步思考,下节课研究。)实现方法:独学对象——小组交流-班级展示目标三方案一:粗犷式研究《散步》一文的主题内涵非常丰富,有“尊老爱幼”的宣扬,有“家庭亲情”的显示,有“承担责任”的义务,有“珍爱生命”的感悟。研读课文,分别说说你通过哪些词句能看出这些主题内涵的,那些能够体现主题内涵的词句又怎样理解。例如:通过母亲本不愿意出来,“我”劝说母亲岀来散步,可以看岀“我”的孝顺,这是尊老。“信服”“听我的话”,写出了母子间真诚的理解、绝对的信任,母亲明理,儿子孝顺,相映成趣。方案二:精细式研究1•主题内涵Z—(1)默读

5、第二段思考:母亲不愿出来,我为何还要让她出来?可见“我”是一个怎样的儿子?本不愿出来的母亲何以又答应了呢?通过“信服”“听我的话”可以看出母子间的关系怎样?母亲不愿出来,是因为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了觉得很累,而我让她岀来就是希望她读走动走动,这样不但可以锻炼身体,对于精神状态也好。本不愿出来的母亲答应了儿子是因为母亲认为儿子说得有道理。通过“信服”“听我的话”可以看出母子间真诚的理解、绝对的信任,母亲明理,儿子孝顺,相映成趣。这几句把母子二人的情态都显现出来了,母亲的老边、顺从,儿子的诚恳、孝敬,情态毕现。“正因为如此”一句,又透露了“我”的文化修养。缺乏文化修养的人,话是不会这样说的。

6、(2)默读第三段思考:“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这一个“熬”字写出了母亲的什么?一个“过了”又表达了“我”怎样的心情?“熬”字写岀了母亲忍受痛苦度过严冬的情景,“过了”写出了“我”为母亲最终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3)默读第六段思考:在散步发生了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分歧时,“我”怎么解决的?“我”为什么这样解决?这能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决定委屈儿子,原因是“我伴同他的时口还长”。这个选择应该说是入情入理,体现了“我”爱幼更尊老的情感。(4)通过上面三个问题的思考,可以概括出文章的主题内涵Z—就是屮华传统美德中的哪个字?孝2•主题内涵Z二(1))默读第五段思考:“小家伙突然大叫

7、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这两句话充满生活情趣,既表现了小家伙的什么?又表现了家庭的什么?既表现了小家伙的天真、聪颖,又表现了家庭的幸福、温馨。(2)默读第六段思考:“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这句话表现了妻子的什么性格?“在外面”这个限制语会令人想到什么?表现了妻子的贤惠。“在外面”这个限制语会令人想到“在家里”就可能不是这样了,很可能“我总是听她的”。(3)默读第七段思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