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转型问题探究综述及政策建议

中国经济转型问题探究综述及政策建议

ID:31733033

大小:56.2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7

中国经济转型问题探究综述及政策建议_第1页
中国经济转型问题探究综述及政策建议_第2页
中国经济转型问题探究综述及政策建议_第3页
中国经济转型问题探究综述及政策建议_第4页
中国经济转型问题探究综述及政策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经济转型问题探究综述及政策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经济转型问题探究综述及政策建议内容提要由政府主导和推动的中国经济市场化转型是从分权改革开始的,本文从发展战略和财政分权理论两个视角对以往经济转型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形成对当前经济转型中内需启动、产业升级与贸易调整三大热点问题的基本观点,提出中国经济进一步转型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及政策建议。关键词财政分权经济转型政策建议(中图分类号〕F1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2)05-0182-05一、引言由政府主导和推动的经济市场化转型是从分权改革开始的,①包括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分权和政府向(国有)企业分权。转轨与转型的核心在于放松或者取消政

2、府对私人经济的管制,促进非国有经济的快速发展。②这种经济转型是财政压力下财政制度变迁及产权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③实践中,分权改革带来的经济高速增长,同时带来粗放式增长、生态环境恶化、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土地财政等,成为中国当前经济转型的难点问题。事实上,自2003年步入新的转型期后,中央与地方在财权、事权、责任划分等多方面的关系是解决以上诸多矛盾的关键,④而大多数研究却忽视了经济体制改革突破口的财政分权改革。按照邹至庄的划分,Reform是“改革”的意思,Transition是"转轨"的意思,Transformation则是“转型”的意思,可以按照制度变迁过程把中国“摸着石头过河”经

3、济改革分为改革、转轨和转型三个阶段:从1978-1992年,是计划经济体制改革阶段;1992-2003年,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转轨阶段;2003年以后,是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的体制完善阶段,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就指这个阶段。洪银兴将以往经济转型归结最为突出的是“三化”,即市场化转型、现代化转型、全球化转型,⑤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就是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从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向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方式。⑥如何有效推动中国经济的进一步转型?有效破解生产力的发展面临的诸多障碍?下一阶段经济转型的重点在哪里?严谨而仔细的回答问题需

4、要理解经济转型深层次的推动与制约因素。本文指出中国经济改革起始于政府财政分权,政府在改革中始终承担主导者的角色,沿着这一思路,从经济组织结构与经济发展战略两个视角对以往经济转型文献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并基于财政分权理论对经济转型成本与绩效研究进行了梳理与分析,最后形成中国经济进一步转型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及政策建议。二、发展战略、财政分权与经济转型从“华盛顿共识”到“后华盛顿共识”再到“北京共识”,学术界对经济转型的认识不断深入。抛开宪政改革和计划经济信息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在既有的制度框架下,国内研究分别从新古典的资源配置与制度经济学成本效益对中国经济转型本质进行探讨。1•发展战略、财

5、政分权视角的中国经济转型本质理解一是从经济政策或发展战略的角度来解释经济转型。林毅夫等认为转型的核心是经济发展战略的转轨。林毅夫:《自生能力、经济转型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经济研究》2002年第12期。改革以前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在于推行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而改革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关键是发展战略变革后促使国家比较优势能发挥出来。因此,一个发展中国家能利用和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来加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发展战略:如果政府的政策诱导企业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充分利用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而这个比较优势又是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话,后发优势就能够充分发挥,要素禀赋结构能够得到快速的

6、提升,进而使经济取得持续快速增长。随着经济发展、资本积累、人均资本拥有量提高,要素禀赋结构提升,主导产业从劳动密集型逐渐转变到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乃至信息密集型上来。日本和亚洲“四小龙”采取的是比较优势战略,而不是脱离比较优势强行进行“赶超”。改革就是要使企业基于资源禀赋而获得自我发展能力(自生能力),而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由于缺乏激励,指令性地发展相当多的不符合比较优势、没有自生能力的重工业企业。加上政府的赶超愿望,重工业企业进入不具比较优势的产业因而不具备自生能力。在政府的垄断保护和扶持下建立的企业缺乏竞争力,从而面临着严重的亏损问题。如果大量企业缺乏自生能力,向市场经济转型

7、带来的社会痛苦和高额的转型成本,往往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社会主义经济转型的成功,有赖于消除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妨碍企业正常经营管理产权、公司治理和政府干预问题,让企业能够有正常的管理。林毅夫、李永军:《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管理世界》2003年第7期。二是从国家的经济组织结构角度来分析经济转型。以经济学家钱颖一等为代表,把中国转型的成功总结为一种以区域原则为基础,多层次、多地区的“块块”结构(即“M型”经济),财政与金融的分权使各级地方政府拥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