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慢性肾衰竭的治疗体会

中医慢性肾衰竭的治疗体会

ID:31734780

大小:55.5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7

中医慢性肾衰竭的治疗体会_第1页
中医慢性肾衰竭的治疗体会_第2页
中医慢性肾衰竭的治疗体会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医慢性肾衰竭的治疗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慢性肾衰竭的治疗体会李丽(内蒙古乌海市乌达矿务医院原中医科内蒙古乌海016000)【中图分类号】R25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2-0384-02中医在防治慢性肾衰竭方面有独特优势,特别是对慢性肾衰竭代偿期、尿毒症前期这一阶段,能够明显地延缓慢性肾衰渴的病程发展。在临床辨证的指导下,根据不同病因、不同病情、不同的症状、不同时期,选择针对性治疗是决定肾病预后的重要关键。在临床对慢性肾衰竭的诊治过程中,应用整体辩证、综合思维、运用四诊,也就是望、闻、问、切,辨病与辨证治疗方法,对肾病进行综合全面治疗,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

2、果。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人与自然和社会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慢性肾衰竭是多种原因引发的,由于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疾患所致肾功能损害,使肾脏功能发牛障碍,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形成慢性肾衰竭。因此,慢性肾衰竭的诊治必须从整体出发,重视整体与局部关系、人与自然、社会和环境的关系。病因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原发性病因,即病人木来是健康的,只是遭受某种致病因素的侵袭,发生疾病。这类病因包括外感邪气和内伤病因。外感邪气包括异常的风、寒、暑、湿、燥、火,称为六淫,如《灵柩•百病始牛篇》说“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还包括具有较

3、强传染性的疫病之气等。内伤病因为喜、怒、思、悲、恐、惊等情志活动太过而致病,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喜怒伤气”、“暴怒伤阴,暴喜伤阳”;或因饮食不节或异常而起病,如《素问•牛气通天论》中说“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潞为痔。因而大饮,则气逆”;或劳逸失度等,如《灵枢•百病始牛篇》说“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若入房过度,汗出浴水,则伤肾”。其他如外伤、交通事故、虫兽叮咬、用药不当等皆可致病,而成为致病因素。二是继发性病因。即病人已患病,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些病理产物,如瘀血、痰饮

4、等,这些病理产物可以进一步作用于人体,形成痰浊中阻或瘀血阻络等而引起新的疾病。这种由原发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称为继发性病因。因此,原发性病因包括外感邪气(如六淫和疫气)和内伤性病因(如七情异常,饮食失宜,劳逸失度)及外伤、其他。继发病病因如瘀血、痰饮等。三是因人体先天脏腑阴阳气血虚损所致的疾病,此为先天不足病因。中医学的病因是把患者发病时的证候同其发病的个体生活状况及生活环境的某种动态变化结合起来考虑所作出的结论,因此,它是对患者发病前的生活状况和生活环境同其发病之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种认定,属于冋顾性考察的推论。这里所说的“个体生活状况及生活环境”主要指患者的情

5、志活动、饮食摄入、日常起居、劳作运动、偶然遭遇以及吋令、气候、地理、社会等环境变化,这些因素中的任何一种或数种产生异常后作用于人体,只要能导致体内或内外之间的平衡协调状态受到破坏,疾病便会发生,以上因素就成为病因。在中医临床中,有些病因一目了然,容易察觉,有些病因却隐晦而不明显,只有通过细致的辩证和合理的推论才能认定。而根据中医辨证论原则,证是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实质,其中包括病因。病因在疾病的不同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并占据不同的地位,或单一,或兼夹,因此,针对疾病病因的认定,必须具有整体、辨证和发展的观点。肾藏精,具有主持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影响机体

6、五脏六腑功能活动的功能。肾寓元阴元阳,为人体阴阳之本。或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体质虚损,或因各种致病邪气,都能导致肾脏功能损伤,产生肾脏疾病。各种慢性肾脏病到了晚期,慢性肾衰竭导致机体正气不足,即正虚;另一方面由于正虚而致水毒、湿热、血瘀等邪实,出现不同程度邪实的病理变化。临床呈现虚实夹杂、寒热交错证候,由于患者处于不同阶段,表现出的正虚、邪实有所不同,正虚又有脾虚、肾虚之别,有夹有水毒、湿度、血瘀等邪实。所以,临证采用动态思维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动态调整治疗原则。辨证施治和临床相结合在治疗或延缓慢性肾衰竭中尤为重要。现代医学认为,慢性肾衰竭恶化的主要原因

7、与肾小球血液动力学改变、肾小管高代谢及小管间质损害、脂质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因此,结合现代药理研究,可选用具有改变肾小球血液动力、抗肾间质纤维化、调节脂质代谢的中药,如大黄、三七、黄茂、生地、党参、冬虫夏草、当归、青蒿、半支连等药物。慢性肾衰竭的迁延不愈和恶化,除了与劳累、饮食不节、季节、情绪有关外,最重的还是与高血压病、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有关。如果能有效地控制和治疗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慢性肾衰竭的进程和发展可得到有效缓解治疗。治疗慢性肾衰竭时我们用理法方药,辨证准确,选方正确。这是由慢性肾衰竭的病机、证候特点、证候演化规律所决定的。慢性肾衰竭病本在肾,日久

8、波及五脏,病机复杂。正虚以脾肾两虚为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