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复习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复习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

ID:31740930

大小:228.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1-17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复习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_第1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复习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_第2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复习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_第3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复习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_第4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复习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复习历史---精校解析 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巴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复习试卷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Ⅰ卷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时,公、卿、大夫、士等爵号,是贵族权

2、势的等级符号,拥有爵级者,构成了一个高贵的阶层。秦汉时期,平民能够以军功得爵,军功爵在秦与汉初造就了一个军功地主阶层。这一变化反映了A.秦汉爵号等级的开放性B.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C.血缘世袭制走向终结D.社会制度转型对阶层流动的影响【答案】D【解析】秦汉时期,随着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巩固,军功爵制取代了贵族世袭制,平民得以成为军功地主。这说明社会制度的转型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故D项正确;秦汉爵号等级的开放性体现不出材料中的变化,故A项错误;B项是对材料的误读,不符合材料主旨信息,故B项错误;秦汉时期仍然有世袭制,比如皇位的继承,故C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变化”,即军功爵制取代

3、了贵族世袭制。-21-2.秦朝中央政府中的九卿,其中的“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掖门戶”“卫尉,掌宫门卫屯兵”“宗正,掌彔属”“太仆,掌典马”“将作少府,掌治宫室”而隋唐中央政府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掌官员考核任免,财政、札仅祭祀教育科举等、军政、司法和工程建设。材料表明A.中国古代家国—体政治特色消失B.皇权旁落,相权加强C.皇家事务与国家事务的逐步分离D.机构精简,职能专一【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秦朝九卿中央行政机构,是处理国事家事;而隋唐时期六部负责全国政务;其职务的变化体现皇家事务与国家事务的逐步分离,C项正确。A项家国—体政治特色消失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

4、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题干主旨没有体现机构精简,职能专一,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3.在中国古代,地方管理一直都是封建王朝统治的重要命题,秦实行郡县制,东汉实行州郡县制;唐实行道府(州)县制;宋实行路府(州)县制;元则实行省路府州县制,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这些王朝都对地方实施了绝对控制B.三级管理体制优于两级管理体制C.各朝地方管理体制因皇帝的好恶而调整D.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从秦朝到元朝,地方管理制度在县制的基础上不断发生变化,故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D项正确。唐朝末年出现繁镇割据,没有体现中央对地方的绝

5、对控制,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地方二级、三级管理体制的比较,无法推断出三级管理体制优于两级管理体制,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皇帝的因素影响地方管理体制的调整,故C项错误。4.《十二铜表法》规定:“妇女对于她的父亲或者丈夫来说,是作为女儿和被监护者出现的。”……罗马帝国时期颁布的《尤利娅婚姻法》规定:“理论上意大利境内的自权法人(妻子)的财产受罗马法全面保护。”这种变化反映了A.公民法逐步被万民法取代B.立法规范对后世影响深远-21-C.追求自然法提倡的基本理念D.运用法律手段解决民事纠纷【答案】C【解析】【详解】从《十二铜表法》到《尤利娅婚姻法》反映了妇女地位的提高,体现了自然法提倡的平等理

6、念,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公民法和万民法之间的关系,故A项排除;材料中没有罗马法的影响,故B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罗马法的运用,故D项排除。5.罗马法规定,善意和诚信是有效缔结契约的前提。具有欺诈故意的行为,或者是因不讲诚信而被法律认定为“不名誉”的人的行为,是无效的行为。这反映出罗马法A.注重调解商业纠纷B.重形式且程序繁琐C.保留习惯法的痕迹D.道德意识融入法律【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善意和诚信是有效缔结契约的前提。具有欺诈故意的行为,或者是因不讲诚信而被法律认定为‘不名誉’的人的行为,是无效的行为”说明古罗马法强调诚信原则,没有诚信是不道德的行为,故道德意识融入法律,D项

7、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注重调解商业纠纷的信息,而是强调罗马法将道德意识融入法律,排除A。材料强调罗马法将道德意识融入法律,没有涉及法律的形式且程序繁琐的内容,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保留习惯法的痕迹,而是强调罗马法将道德意识融入法律,排除C。【点睛】本题以罗马法为切入点,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善意和诚信是有效缔结契约的前提。具有欺诈故意的行为,或者是因不讲诚信而被法律认定为‘不名誉’的人的行为,是无效的行为”等,结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