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学案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学案

ID:31746725

大小:263.7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7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学案_第1页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学案_第2页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学案_第3页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学案_第4页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学案【学习目标】1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2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牛产和牛活方式的影响。3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功能及应用。【复习反馈】1如何分析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分析两个区域差异的时候,从哪些方面入手?【我的构建】(不同地理信息技术的功能及应用)【复习检测】读我国甲、乙两个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为我国地区,该地区主要地形;乙为我国地区。(2)从土地利用方面比较甲、乙两地,完成下表。地区土壤类型耕地类型人均耕地水平(与全国平均比

2、较)甲乙(3)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Z—。请简要分析为什么能形成商品粮基地(从自然、人文等方面分析)?(4)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口然制约因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高考链接】(2015江苏卷)图1为某冰川所在区域遥感影像,图2为根据1973、2009年遥感影像提取的该冰川分布图层(局部),图中每个方格面积表示900平方米。读图冋答1〜2题。图11973年2009年112221122222222122221122212222122221222211222111111・非冰川2•冰川图21.图1屮甲点所处的地

3、形是()A.山谷B.山脊C.冲积扇D.盆地2.图2所示区域冰川面积变化的情况是()A.减少了1800平方米B.增加了1800平方米C.增加了270()平方米D.减少了2700平方米(2013重庆卷)图3为某城市主要道路分布图,标注数字表示道路长度。读图3回答第3题。212520甲•Ng24学校•24201,1515Nj40/★科技馆161917丁・—盛行风向*断道施工图33.老师要利用学校建成的GIST解全班同学居住点的空间分布状况,主要用到的GIS功能是()A.输入B.管理C.分析D.输出(2016浙江文综)云杉(

4、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回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2.1万年(图甲)、距今5千年(图乙)和距今5百年(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完成第4题。■云杉主更分布区勿冰盖?_甲乙丙到甲、乙、丙三幅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其研究过程是()①实验分析并建立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库②运用GPS对野外采样点进行空间定位③运用GIS分析和输出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A.①②③B.©©②C.③②①D.②①③【2016•江苏卷】图8为某地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示意图。读图冋答5〜6

5、题。5.以下图层组合最适合用遥感(RS)技术获取信息的是A.①②④B.①③⑤C.③④⑥D.②③⑥6.进行农业适宜性评价可以利用的图层组合是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C.②③④⑥D.①③⑤⑥[2016•浙江卷】7.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30分)材料一图1为某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甲地和丁地的气候统计图。材料二图1中所示道路沿线自然带类型多样,从甲地的高原半干旱草原带,变为丁地的热带季雨林带。材料三由于河流每年带来约2亿吨的泥沙,图1中戊区域形成了而积约8万平方千米的三角洲。(1)图1屮甲地和丁地都是重要的

6、粮食生产区,甲地和丁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o分析两地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异同点。(12分)(2)图1屮所示道路沿线,乙地(海拔5250米)和丙地(海拔2000米)自然带类型分别是.O分析该道路沿线自然带分异的主要原因。(8分)(3)分析戊区域河流泥沙丰富的原因。(10分)(2013大纲版)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新疆轮台(位置见图3)盛产小白杏。原来,杏肉食用,杏核弃Z。某年,浙江义乌某瓜子商经反复试验,研究岀炒制此种杏核的方法,其杏仁口味上佳。此后,该瓜子商从轮台大量收购杏核,在义乌炒制后出口美国

7、。由此,小白杏成为轮台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图3〉^一河流、湖泊等高线/m密溺汾沙漠(1)评价轮台种植瓜果的自然条件(14分)(2)从区位选择的角度,说明义乌瓜子商把杏核从轮台运到义乌加工的原因。(12分)(3)说明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在农业区际协作中各自的优势条件。(10分)ADCDAC【答案】(1)青棵(小麦)水稻相同点:河谷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雨热同期;甲地降水少,丁地纬度低,两地光照充足。不同点:甲地海拔高,热量不足;丁地纬度低,海拔低,热量丰富;甲地处于背风坡,降水量少;丁地受西南季风影响,降

8、水量多;甲地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2)高山草甸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原因:海拔高度和坡向不同引起的热量和降水量差异。(3)流域面积大,泥沙来源广(泥沙来自两条河流);流域内降水量大(两河支流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迎风坡);夏季降水集中,降水强度大;流域内地形坡度大;坡地开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1)此处高山山麓洪(冲)积扇上(地形平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