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综题(历史)

文综题(历史)

ID:31751141

大小:19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17

文综题(历史)_第1页
文综题(历史)_第2页
文综题(历史)_第3页
文综题(历史)_第4页
文综题(历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综题(历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4.1975年在陕西岐山董家村出土的铜器中,有裘卫四器的铭文记载:共王三年,裘卫用价值八十朋的一块玉璋,租得矩伯的十田;共王五年,裘卫用自己的五田与邦君的四田相交换;共王九年,矩伯取裘卫一辆车子和车马的饰件,裘卫另外送给矩妻四卷帛,矩伯便把一片土地和林木送与裘卫。下列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A.西周商品经济繁荣B.铭文是研究西周历史的主要史料C.分封制瓦解D.我国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被破坏25.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城市兴起。据《管子》载:“(临淄)凡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材料表明。临淄城市建设的

2、主要特点是A.按人与自然亲近的理念设立居住区B.严格区分官营和私营手工业作坊区C.按居住地接近工作地设立居住区D.严格区分贵族与平民的居住区26.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具黑。”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B.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C.人的成长受先天因素制约D.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27.台湾史学家许倬云在《文化与亲缘——中国人双重认同的根源》一文中说:“战国纷争之际,各国都恪守着天下定予一的信念,他们争论的出发点是如何统一,却不是是否统一。文中的“信念”源自A.中国人对

3、统一的渴望B.对郡县制的认可C.由西周发展而来的文化认同D.各国统治者变法自强28.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新朝代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这一做法A.造成地方势力威胁中央统治B.为后世完善地方行政提供了经验C.加强了皇帝的君主专制权力D.正确吸取了前朝灭亡的历史教训29.《说文解字·序>载:“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八曰隶书”。《汉书·艺文志》亦载

4、:“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以上材料反映了A.隶书是秦代八大篆书字体之一B.隶书是在楷书基础上发展而来[来源:学科网ZXXK]C.隶书是汉代狱官为书写方便而创D.隶书的创建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30.“孝武帝(刘彻)乘其资穑,乃厉兵马以攘戎狄,廓地遐广,征伐不休,十数年间,天下之众,亦减半矣。末年追悔,故下哀痛之诏,封丞相富人侯。”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汉武帝依靠强盛国力对西域展开了军事反攻B.汉武帝时期对周边民族的战争持续时间长C.汉武帝晚年对其穷兵黩武的政策有所反思D.汉武帝

5、的穷兵黩武导致西汉人口锐减31.《汉书·宣帝传》记载:“五凤四年四月辛丑晦,日有食之。诏日:‘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以前使使者问民所疾苦,复遣丞相、御史掾二十四人循行天下,举冤狱,察擅为苛禁深刻不改者。”’对此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反映了董仲舒“天人感应”的思想,凸显了王权的合理性B.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具有限制暴政的功能C.此记载具有迷信色彩,不具备科研价值D.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对东汉统治影响巨大32.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

6、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科举制度A.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B.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蒙C.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D.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33.公元829年,日本的《太政府符》一书中记载:“水田之难,尤其旱损。传闻唐国之风,渠堰不便之处,多构水车。无水之地,也斯不欠其利。……其以手转、足踏、服牛回,备随便宜。”这段记载描述的是A.翻车B.水排C.筒车D.桔槔34.《全唐文》载:“杭州东南明郡——咽喉吴越,势雄江海,国家阜成兆人,户口日益增——水牵卉服

7、,陆控山夷,骈樯二十里,开肆三万室。”下列对隋唐时期杭州商业繁荣的原因分析最符合材料的是A.政治中心地位万民归向B.海运发达外贸兴盛C.自然资源丰富商埠密布D.大运河的带动促进35.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曾感叹说:“唐人诗歌,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即使那些“非外间所应知”的富宫秘闻,诗人“反复极言”,“上之人亦不以为罪”,“今之诗人”则绝不敢如此。这段论述说明了A.唐朝诗歌空前繁荣B.开明的文化政策有利于文化的发展C.诗人受人尊重的原因D.唐朝诗人热衷于描写宫廷秘史40.(25分)阅读下列

8、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与希腊民主政治时期的时间基本相当。在这一时期,东西方都产生了一批关注人、关爱人、把眼光投向人与社会的伟大思想家,他们的思想都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龙益军《论春秋战国时期东西方人文主义的差异》【材料二】对于学术进步而言,自由平等地争鸣、质疑、批判是极为重要的,因为不同理论和学说的自由平等争鸣,可以导致学术上的“优胜劣汰”。……从世界科学中心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