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昌县原沙化治理工程建设实施方案

建昌县原沙化治理工程建设实施方案

ID:31755426

大小:61.1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7

建昌县原沙化治理工程建设实施方案_第1页
建昌县原沙化治理工程建设实施方案_第2页
建昌县原沙化治理工程建设实施方案_第3页
建昌县原沙化治理工程建设实施方案_第4页
建昌县原沙化治理工程建设实施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昌县原沙化治理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建昌县原沙化治理工程建设实施方案摘要:目前辽西北的土地沙漠化严重,开展草原沙化治理工程已经是刻不容缓,省委和省政府都非常重视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防范和治理,主要的方法有围栏封育、补播改良和鼠虫害防治等措施,此工程在治理沙漠化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二期治理工程即将到来之际,为全部完成建昌县尚存可治理的沙化、退化草原治理任务,结合建昌县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关键词:草原的沙化治理;技术措施;效益;生态中图分类号:S156.5文献标识码:A1项目区基本情况1.1地理位置建昌县隶属辽宁葫芦岛市,位于葫芦岛市西北部。东邻连山区、兴城市

2、,南连绥中县,西北接凌源市,西南与河北省的青龙县接壤,北靠喀左、朝阳两县。地处E119°13z〜120°18’,N40°247〜41°06’之间。总土地面积3227.2km2o草原面积为1173.87万hm2,耕地5.93万hm2。近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等原因造成草原面积有所减少,草原三化现象日趋严重,据初步统计全县草原沙化面积6666.7hm2;严重退化及盐碱化面积1533.3hm2。1.2植被盖度及生产力水平建昌县5a来通过对重点地块的草原资源监测结果表明,全县植被盖度平均在29.3%o全年生产鲜草25万t,天然草原生产力低下,载畜量为40

3、万个羊单位,天然草原急需维护,使有限的草原资源得以保护。2工程建设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建设目标以“三个代表”为思想,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全面推进和维护生态农村建设和安全,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和经济的发展规律,因地制宜,综合治理,促进沙化草原植被恢复。以坚持科学发展,稳步推进,注重实效为原则。把草原植被覆盖率提升到70%以上作为建设目标,使生态环境得到充分的改善。3工程建设内容按照省里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对建昌县28个乡镇,117个行政村共2万hm2草地实施沙化治理工作。预计围栏总长度为369km,架设刺线总量297.7t,埋

4、设小立柱7.4万根,中立柱7788根,共需投入材料费用为605万元。种子共投入352万元,其中沙打旺158.4万元,草木樨30.87万元,锦鸡二37.94万元,荆条26.52万元,原生品种98.3万元。目前,主要针对的类型区为沙化型、荒漠化、严重退化的以及退耕还草的地块。治理以上区域的方法是种植抗旱和防沙性能较强的植被,例如沙打旺、披碱草、胡枝子、荆条等,适当的用围栏封育等措施进行治理,每年补播2〜3次的植物,提高植被覆盖率,使其达到良好的治理效果。在加速植被恢复的同时,也能提高经济效益。4工程建设的技术措施4.1治理模式根据地质种类和地理条件

5、,设计围栏高度在1200mm的围栏封育模式。对于围栏刺线布设有一定的要求。一般刺线每千米达到160kg左右,间距保持在110mm左右,每米长度股线转数为7、8转,抗张强度保持在至少500kg/mo布设纬线5根的围栏,纬线间距保持在200mm,距离地面200mm设置底边纬线,上端的纬线和顶端相隔lOOnrni。水泥立柱严格按照规格设立。根据地势特点,小立柱间距最多为5m,埋深50cm,中间柱(角钢中间柱或水泥中间柱)埋深70cm,小立柱与地上部分取齐,在其受力方向上加支撑杆。4.2补播改良采用人工补播的技术方法,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对草种进行选择

6、,主要草种为沙打旺、草木樨、锦鸡儿、荆条、抗旱苜蓿等牧草品种。用混播的方式改良沙化草原,播种时按相应的智力模式,将不同种类的牧草种子按比例混合,来提高建设效果。在播种种子之前,利用专用的机具对种子去壳、破皮、浸种等处理。适宜的播种时间为春季或夏季,首次播种的时间不能晚于5月15日,在7月中旬,要保证完成全部补播的任务,俗语说补播宜早不宜晚。根据返青和降水情况,进行相应的补播工作。采取撒播或者条播的方法,每667m2播种2〜3血,播种的深度保持在1.5cm左右,播后踩踏压实。4.3防治鼠虫害在草原区总会有老鼠进行侵害,需要采取鼠夹或鼠笼等物理措施

7、防治草原鼠害,也可以采用高效低毒的化学药品进行防治,如C型肉毒毒素,排除老鼠带来的一系列危害。4.4监测工程效果在工程区的周围建立固定的工程效果监测点,一般在每年的7、8、9三个月的中旬进行检测,主要的检测内容包括出苗率、存活率、生长情况以及植被覆盖率和牧草产量,对自然灾害情况要及时的记录和解决。5相关效益分析5.1生态效益在对沙化治理过程中,植被覆盖率提升到70%以上是完全可能的,这对生态环境是一种改善,地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将增强,自然环境的改变,对于万物来说也是十分有益的!4.2经济效益治理工程实施以后,提高了草原生产能力的水平,以牧

8、草为例,由每667m2增产30kg,提高到90kg,累计下来,可以使我国的产值大大的增加,经济收入也就随着提高,这也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对建设小康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