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环境正义实现之因素探究

影响环境正义实现之因素探究

ID:31762572

大小:72.55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17

影响环境正义实现之因素探究_第1页
影响环境正义实现之因素探究_第2页
影响环境正义实现之因素探究_第3页
影响环境正义实现之因素探究_第4页
影响环境正义实现之因素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影响环境正义实现之因素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影响环境正义实现之因素探究摘要:身份、贫富、地域等是影响环境正义实现的可能性因素,而环境司法裁判文书则是判断环境正义实现的重要载体。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千余份环境裁判文书中身份、贫富、地域等因素进行统计和分析,说明了身份、贫富、地域等因素影响环境正义实现的现实。因此,有关中国环境正义的研究和实践应当加强对于这些影响因素的关注。关键词:环境司法裁判文书;环境正义;身份;贫富;地域中图分类号:D912.6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169(2012)06004009一、环境正义的实现与影响其

2、实现的因素(一)环境正义的实现环境正义运动,大都认为发端于美国,以1982年的沃伦抗议(WarrenCountyProtest)为标志。有关环境正义理论的研究,也以美国最为典型①。对环境正义的界定,存在诸多不同的观点。其中,最为经典和为世人广泛接受的是美国联邦环境保护局所作的定义:“环境正义,是指全体国民,不分种族、肤色和收入状况等差异,在环境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适用和执行等方面,都应得到公平对待和实质参与环境决策。”其中,公平对待是指没有哪个种族或者社会经济群体,应当遭受不合理的由工业、市政、

3、商业活动或联邦、州、地方和社区的环境项目和政策等导致的负面的环境影响。而实质参与则意味着[1]:(1)可能受到影响的群体有权获得合适的机会参与可能影响其健康或环境的某项方案的决策;(2)公众的参与和意见可以影响到管理部门的决定;(3)决策中的过程必须考虑到所有参与者的意见;(4)决策者找出并为可能受影响的人士提供便利。由此,可用反推方法来理解环境不正义,即:一切与环境正义相悖的情形皆属环境不正义。那么,环境正义的实现与否,可以在对环境不正义的甄别中予以体现:第一,从主体上看,若是在不同的人之间进行了

4、某种区分,只要这种区分与种族、肤色、收入等因素关联,并且这种区分的结果不是在“不同情况不同对待"之前提下为环境弱势群体予以特殊照顾,即为环境不正义。第二,从行为上看,不论是行为的目的,还是行为的方式,抑或是行为的结果,只要某项环境决策、环境事务或环境项目等的实施,人为地希望或者事实上造成了基于种族、肤色或收入等差别而导致的差异性对待和参与,即为环境不正义。当然,具体表现则很多,要么没有采取合理和足够的制度性措施保障所有相关人士不加区分地且便利、充分、自由地参与其中并得以公平对待,要么虽然参与其中却对

5、决策等行为产生不了实质性的影响,表面上一视同仁而事实上部分人却遭受着不利的环境影响或相对较重的环境负担,等等。(二)影响环境正义实现的因素判断环境正义与否,关键在于主体和行为的非差异对待,在美国,种族、肤色和收入等差异是影响环境正义实现的几个因素。那么,以上因素是否可以适用于中国?答案是否定的。与美国是一个多种族国家不同,中国基本上是一个单一种族国家,种族和肤色无法直接适用。收入这一因素,尽管统计标准和判断方法等存在差异,但却真实存在和发生于美中两国,因此可以对之予以考量。由此,单从环境正义的概念出

6、发,在中国语境下,似乎可以将收入等要素作为考量环境正义实现与否的影响因素。然而,再深入地看,收入因素也不能采用直接的“拿来主义”。因为美国与中国的收入情况迥异,前者容易清晰真实地予以把握,而后者无法真实获知,并且收入差距与贫富差距并不等同。具体来说,三大要素制约着收入情况的真实度:一,中国采取以流转税为主的间接税制,所得税所占的比重很低;二,中国的征信体系并不发达,个人信息收集有限、公开也有限;三,中国的分配方式极为多元化,也很不规范,以现金或实物等其他方式来进行分配的情况普遍存在。而收入差距并非等

7、同于贫富的差距,尽管两者经常被混同。事实上,贫富差距包含了收入差距,但不仅仅限于收入差距。收入差距往往讲的是一种静态的、对于现有成果的分配或者再分配;而贫富差距,从家庭的角度考察,不只体现在收入的流量上,它应包括三个指标:收入、财产和消费[2]o这就是为何有些人貌似收入很高,但依然相对贫困的原因之O不难发现,每个因素虽然称谓一致,但在不同的语境下其指称并不相同。因此,在考量可能影响到环境正义实现的要素时,不能仅仅局限于既有定义中的一些概念表达,而应当侧重和强调这些概念表达背后所蕴含的东西。环境正义所

8、要求的“不分种族、肤色和收入状况等差异”,其核心在于强调“全体国民”的同等对待和非歧视性差别待遇,而衡量的重要基础则是该国国民最有可能遭受的一些差异性对待。在美国,最有可能因为种族、肤色和收入等情况出现歧视②。在中国,最有可能出现的差异性对待有哪些呢?我们认为,至少包括如下一些方面:首先是身份差别,因为中国强调的是身份不同而导致的“差序格局”,而非西方国家所强调的“团体格局”③。有学者就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情况为标准,将中国社会分为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