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地质条件下综采面安全高效开采关键技术研究

复杂地质条件下综采面安全高效开采关键技术研究

ID:31775814

大小:58.0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8

复杂地质条件下综采面安全高效开采关键技术研究_第1页
复杂地质条件下综采面安全高效开采关键技术研究_第2页
复杂地质条件下综采面安全高效开采关键技术研究_第3页
复杂地质条件下综采面安全高效开采关键技术研究_第4页
复杂地质条件下综采面安全高效开采关键技术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复杂地质条件下综采面安全高效开采关键技术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复杂地质条件下综采面安全高效开采关键技术研究【摘要】由于我国众多矿区都具备着复杂的地质条件,如高瓦斯距离煤层群非常近、地质都在松软低透或为软弱围岩,这些复杂的情况对于煤炭资源的开采形成了一定的局限,如果未确定安全开采技术,一旦贸然开采,很有可能出现瓦斯超限、采场端面冒顶以及巷道垮冒类事故。因此,想要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实现综采面煤炭资源的安全高效开采,就必须在开采前确定好安全髙效开采的技术措施。现根据我矿1171工作面为例,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综采面的安全高效开采技术进行了深入探究。【关键词】复杂地质条件;综采工作面;

2、安全高效开采;保障技术0.引言在中国,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对煤炭资源开采技术要求相对较低、能够实现安全高效开采的矿井大都处于西北部矿区,但实际上中国的东部地区也富含煤炭资源,可是由于东部地区的地质条件相对复杂、高瓦斯距离煤层群太近、水文情况具备局限性,导致了正真意义上的长推进度以及超长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开采很少出现。因此,为了给高原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综采面实现安全高效的资源开采,以我矿1171工作面为例,简要介绍高原复杂地质条件下能够保证资源安全高效开采的技术措施。1.鱼卡公司1171工作面所存在的技术难度与西部众多

3、矿区相比,想要进行安全高效的开采存在非常大的困难,原因有如下几点:第一:埋深与围岩应力都过大,由于煤系地层的构造为复式断裂褶皱断层共存的结构,导致地质条件相对复杂,在部署工作面的开采以及选择采煤工艺时,都有着一定的直接影响。第二:由于井田内煤层属于易自然发火现象,不仅煤尘大,根本无法实施超长工作面的布置。第三:总体的围岩强度非常弱,软弱泥岩充斥于煤层顶底板当中,顶底板中穿插着粉砂岩、粗砂岩、泥岩伪顶,这就使得支护难度系数大大提升,对超长使用寿命相对较长的回采巷道的部署有着非常大的局限性,同时,由于煤层过于松软,

4、导致回采巷道难以维护,这也增加了断面冒落与片帮现象的发生率。第四:由于煤层易风化,造成煤层整体风化破碎,导致煤层整体稳定性差最终造成支护难度系数增大。第五:根据初步设计地质报告试验资料,本矿井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实施超长工作面布置。2.技术参数分析2.1对工作面长度加以优化针对1171工作面现有条件和所具备的特定地质条件与设备装备,创建合理的经济循环回采模型,以获得优化率最高的工作面长度。2.2工作面所推进的长度具备合理性对工作面的长度与推进长度进行适当扩大,不仅能够增强采区的回采率,而且

5、还可以使巷道的掘进率下降。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想要确保综采面达到高产稳产的目标,那么工作面的推进长度必须能够持续稳定回采运行一年左右。2.3工作面长度进行大推进的过程中需对回釆巷道围岩加以控制由于1171工作面在实施大推进度时有着距离长、泥岩顶板过于松软以及回采服务年限过长、局部巷道变形严重失修率高、所以在实行安全高效开采技术时需借助围岩强化理论,使用强度非常髙的锚杆加锚索支护体系,以确保巷道围岩能够持续维持稳定。2.4需保证工作面运输的安全性由于本矿资源开采大都采用机械,且生产高度集中,因此想要完全显示出综采工作

6、面机械化工作水平,增强大巷运输的自动化能力,确保工作面运输安全,最好的运输方式就是借助胶带运输机。同时,对于煤层倾斜角度大的区域,为了确保安全运输,最好在轨道平巷上使用无极绳绞车进行不间断运输。1.确定工作面的最佳装备想要实现矿井的安全高效开采,最佳手段就是推进采掘机械化进程。如果采掘实现全面机械化,那么不但能提升单产、单进,同时还能对矿井与采区的生产系统加以简化,如此一来,更便于生产集中,而且还能达到人员减少,投入减少,效率提升的目标。最佳工作面装备的相关技术指标参数如表1所示。1.确保煤炭资源能够安全高效开

7、采的技术保障4.1大推进度回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由于巷道围岩的应力比较大,所以在进行支护时需借助高性能锚杆。由于全面需掌握1171工作面回采巷道的顶板岩体的具体破裂状况,所以需要借助TYGD岩层钻孔探测仪对各种类型的顶板锚固区的实际情形做察看。针对所察看到的实际情况,我们发现顶板岩体在刚刚挖掘时,围岩破碎程度还不高,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挖掘的推进,破碎程度会逐步加深并扩散,最终使得围岩的整个破裂区出现不均匀状态,即:围岩呈现浅部破坏程度较大,深层裂缝较少的情况。因此,依据裂缝的深浅程度将破裂区划分成两类:一类为裂缝

8、发育区,另一类为微裂缝区。拿1171工作面两条巷道的顶板为例,根据1171工作面两条巷道围岩的具体情况,形成了“三顶二区三支柱”的科学标注,且具针对意义的建立了对巷道围岩进行控制的技术模式。4.1.1"三顶”所谓“三顶”就是依据巷道顶板的厚软情形,把顶板分成三类,即:完整顶板、无水破裂顶板及有水破裂顶板。4.1.2“二区”所谓“二区”即是巷道划分成两大控制区域,即:裂缝发育区与微裂缝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