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多峰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总结

娄多峰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总结

ID:31793580

大小:66.46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1-18

娄多峰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总结_第1页
娄多峰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总结_第2页
娄多峰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总结_第3页
娄多峰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总结_第4页
娄多峰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娄多峰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娄多峰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总结【摘要】娄多峰教授对类风湿关节炎进行了数十年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提出了'‘虚邪瘀”理论。虚、邪、瘀三者既是其发生、发展、变化的基本病因病机,又是其临床最基本的证候类型,可作为该病的辨证纲领。娄多峰教授治疗该病运用'‘虚邪瘀”辨证论治,分别采用扶正、祛邪、通络的治则,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大量经验方,研制出一系列治痹中成药,以方便患者服用,同时强调应长期坚持、杂合以治,重视“治未病”和功能锻炼。【关键词】关节炎,类风湿;病因病机;虚邪瘀理论;辨证论治;杂合以治;治未

2、病;娄多峰;经验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疑难风湿病,病机复杂,治疗困难,致残率高,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娄多峰教授从20世纪50年代即致力于风湿病的临床研究,提出风湿病“虚邪瘀”理论[1],是现代中医风湿病学科的主要奠基人。在长期的风湿病临床实践中,对于RA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笔者对其经验精华总结如下。1RA的病因病机RA属中医学“历节”“顽痹”“❷痹”等范畴。娄多峰教授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为正气亏虚、外邪侵袭、痰瘀气滞,并将其概括为"虚、邪、

3、瘀”[2-3]o1.1虚-正气虚弱即人体精、气、血、津液等物质不足及脏腑经络组织功能失调。正气亏虚,外邪易侵。《内经》特意强调了“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在《素问•评热病论》中曰:“风雨寒热,不得虚,不能独伤人。”故正气不足、诸虚内存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内部原因。正虚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①禀赋不足,《灵枢•五变》曰:“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即是说先天勝理不密,肌肉疏松者,邪气易侵,而易致痹病;②劳逸失度,《素问•宣明五气》曰:“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指出了劳累过度,耗伤正气,气血不足,而伤筋骨致痹。

4、③病后产后,气血大亏,内失荣养,外邪易侵,而致本病。唐代《经效产宝》曰:“产后伤虚,腰间疼痛,四肢少力,不思饮食”。1.2邪-邪气侵袭指六淫之邪侵袭人体。《内经》中多次强调了外邪的致病作用,《素问•痹论》曰:“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素问•评热病论》则有:“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灵枢•刺节真邪》也有:"邪气者……其中人也深,不能自去。”东汉•华佗《中藏经》继承并发展了这一观点,增加了“暑邪”致痹,并首次明确了风寒暑湿为痹病的病因,提出“痹者,风寒暑湿之气中于人,则使之然也”

5、“痹者闭也,五脏六腑感于邪气……故曰痹。”概括的说明了风、寒、湿、热邪是痹病发生发展的外部条件。邪气侵袭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季节气候异常;②居处环境欠佳;③起居调摄不慎。1.3瘀-痰瘀气滞瘀血痰浊气滞是痹病的一个重要病理变化,故《素问•痹论》曰:“痹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素问•调经论》则说:“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素问•调经论》曰:"血气与邪并客于分勝之间,其脉坚大。”《素问•五脏生成》曰:'‘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曰:'‘切循其经络之凝涩,结而不通者,

6、此于身皆为痛痹,甚则不行,故凝涩。”《素问•平人气象论》曰:“脉涩曰痹。”以上这些是说患痹之人必有“瘀血”存在,而导致气血壅滞,痹阻经脉。《中藏经•五痹》曰:“气痹者,愁忧喜怒过多……”,强调情志郁滞而致痹。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谓:"支饮作痹。”方贤《奇效良方•五痹门》则进一步说:“支饮为病,饮之为痰故也。”清•董西园曰:“痹非三气,患在痰瘀”是对此病因的最佳概括。痰瘀气滞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①七情郁滞;②跌仆外伤;③饮食所伤。正气亏虚、邪气侵袭、痰瘀气滞三者关系密切。正虚是RA发病的内在

7、因素,起决定性作用;邪侵是发病的重要条件,在强调正虚的同时,也不能否认在一定条件下邪气致病的重要性,有时甚至起主导作用;不通(痰瘀)是发病的病理关键。在本病发展变化过程中,病理机制甚为复杂。一般可以出现以下4种情况:①邪随虚转,证分寒热;②邪瘀搏击,相互为患,“不通”尤甚;③邪正交争,虚因邪生,“不通”"不荣”并见;④正虚痰瘀,相互为患,交结难解。痹必有虚、痹必有邪、痹必有瘀,凡RA患者,体内必虚邪瘀三者共存。但不同的患者,三者的具体内容不同、程度不同。虚邪瘀三者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为患,互为

8、因果,形成双向恶性循环,即正虚易感邪,邪不祛则正不安;正虚则鼓动气血无力易致瘀,瘀血不祛新血不生则虚更甚;瘀血阻滞则易留邪,邪滞经脉则瘀血难祛。使RA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变证丛生[1]。总之RA是正虚为本,邪实、痰瘀气滞为标,全身属虚,局部属实的本虚标实之病证[4]。2RA的治疗娄多峰教授治疗RA运用'‘虚邪瘀”辨证论治[5-6],自拟经验方,强调长期坚持、杂合以治;针对中药汤剂难以长期服用的弊端,而研制出系列中成药制剂,以方便患者长期坚持服用;针对单靠一方一药难以控制病情,而强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