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中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联考地理---精校 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皖中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联考地理---精校 Word版含答案

ID:31802712

大小:1.57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1-18

安徽省皖中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联考地理---精校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安徽省皖中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联考地理---精校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安徽省皖中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联考地理---精校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安徽省皖中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联考地理---精校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安徽省皖中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联考地理---精校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皖中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联考地理---精校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皖中名校联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读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中等高距为50米,完

2、成1~3题。1.图示区域最大高差为A.199mB.249mC.299mD.349m2.图中河流流向大致是A.东北流向西南B.西北流向东南C.西南流向东北D.东南流向西北3.图示区域产业布局最合理的是A.发展滨海旅游B.发展木材加工工业C.种植经济林木D.加大水电开发力度下图示意海南岛的位置。读图,完成4~5题。4.1月1日,当海口正午时,地球上去年面积与进入新年的区域面积之例为A.小于1/2B.大于1/2小于2/3C.等于2/3D.大于2/35.1月1日,与三亚相比,海口A.白昼时间更长B.正午太阳更低C.日出方位偏北D.正午时刻更晚读亚洲东部及太平洋地区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图(单位:hPa)

3、,回答6~8题。1017.51012.5哈尔滨甲10151010100510051002.51007.51002.51012.51010乙丙丁北京青岛上海兰州武汉广州重庆6.图中甲、乙两地气压差可能为A.20hPaB.22.5hPaC.27hPaD.28hPa7.图中各地天气现象是A.重庆蒸发旺盛B.北京风力强劲C.哈尔滨盛行偏西风D.广州阴雨连绵8.图示区域大气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均较弱的地区是A.甲B.乙C.丙D.丁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明的结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读下图,完成9~10题。9.下图最能示意立春这天安徽省某市(约34°N)太阳视运动的是44°44°ADCB10.下列节气

4、中,安徽省某市(约34°N)A.若冬至节气日降雪,则为冷锋所致B.若雨水节气日降水,则多为对流雨C.白露和寒露节气日,日出方位相同D.惊蛰和清明节气日,日出时间相同在西藏昌都,金沙江、澜沧江与怒江流过的峡谷处,大多干旱少雨,一条条河谷,就像镶嵌在湿润的横断山区中的“干旱带”,景色与横断山区的湿润地区大相径庭,它们被称作“干热河谷”。读下图,完成11~13题。11.图中主要河段的水文特征是A.流速快B.流量大C.含沙量大D.结冰期长12.推测干热河谷谷底生长的植被可能有①热带雨林;②仙人掌;③稀树灌丛;④常绿栎林;⑤松栎混交林A.④⑤B.③④C.②③D.①②13.“干热河谷”的成因可能是A.气

5、候异常B.热岛效应C.焚风效应D.植被破坏读某地高空同一等压面上等高线变化图。甲、乙、丙三地对应的近地面为甲′、乙′、丙′,由甲到丙海拔逐渐降低。据图,完成14~15题。     14.最能反映沿MN线对应剖面的近地面气压分布状况的是15.此时乙点的风向为A.东南风B.南风C.西北风D.北风读我国某冻土层变化示意图,完成16~18题。16.据图可知A.气温最低时冻土层厚度最大B.3-7月份冻土层厚度变化不大C.3月份该地地温开始回升D.冻土层的消融从近地面开始17.图示变化直接导致该地岩层A.风化作用加强B.侵蚀作用加强C.搬运作用加强D.堆积作用加强18.图中积雪A.起保温作用,促进冻土层

6、融化B.反射太阳辐射,促进冻土层形成C.冬半年积累,3月份最多D.厚度有季节变化,与冻土厚度正相关下图为某山地等高线、等温线、雪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19.该山地北坡属于A.阳坡和背风坡B.阴坡和背风坡C.阳坡和迎风坡D.阴坡和迎风坡20.图中①②间分布最广的植被可能为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高山针叶林D.高寒荒漠读下列两幅图,左图为某国的甲地区“2005年人口年龄构成”,右图为甲、乙两地在某国的位置。完成21~22题。21.对甲地人口性别比例与年龄结构严重失衡的原因,解释合理的是A.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大量迁入B.女性出生率低并且大量迁出C.夏季到该地旅游度假人数多D.该地服

7、役军人多22.该国是一个重要的茶叶进口国。图中所示乙地非常适合种植茶树。然而,采茶业却并未成为该地的农业生产部门,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市场B.现代科技C.交通D.劳动力地上生物量是植被生长状况的直接反映,土壤水分是区域生态环境状况主要指标。下表为我国某流域实验区测定出的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分和植被群落状况的关系表,据下表完成23~25题。23.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A. 塔里木盆地   B. 黄土高原  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