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人教历史五月精选习题12及答案

2018高考人教历史五月精选习题12及答案

ID:31822183

大小:96.2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8

2018高考人教历史五月精选习题12及答案_第1页
2018高考人教历史五月精选习题12及答案_第2页
2018高考人教历史五月精选习题12及答案_第3页
2018高考人教历史五月精选习题12及答案_第4页
2018高考人教历史五月精选习题12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高考人教历史五月精选习题12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8高考(人教)历史五月精选习题(12)及答案一、选择题1、(2017-北京顺义调研)宋代官制分官、职、差遣三种,只有得到“差遣”了才能掌握实权,南宋史尧弼描绘道:“无其事虚设其官,无其功而空食其禄。”这种现象使得宋代()A.中央政府的权力削弱B.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C.地方势力得到增强D.官僚队伍膨胀及滥政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宋代通过分权来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积贫积弱的祸根是由冗兵、冗官和冗费共同造成的,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官职增多削弱了地方的权力,故C项错误;“宋代官制分官、职、差遣三种……虚设其官”说明官僚队伍膨胀,故D项正确。2、(201&全国I卷高考

2、考前模拟预测,26)下图是“湖州等地农业、手工业分工演化图谱”,据此图可知宋代()C.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倾向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答案C解析材料中强调耕织户的分工更细化,不是强调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故A项错误;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耕织户下面进行了详细的分工,说明当时手工业出现了专业化的倾向,故C项正确;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是在南宋时期且材料并未体现,故D项错误。3、(2018-贵州高考适应性考试,29)学者张鸣在《再说戊戌变法》屮说:“从某种意义上讲,康党(即维新派)是中国社会急于事功(改变中国命运)的普遍心理造就出來的一批特别热衷于急功近

3、利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其意在强调维新派能登上历史舞台是因为()A.急于改变中国命运的社会心理B.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C.社会各阶层普遍接受变革思想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A解析据材料“中国社会急于事功(改变中国命运)的普遍心理造就出来的一批……”可知,其意在强调维新派能登上历史舞台是因为急于改变中国命运的社会心理,故A项正确。4、(2017-衡阳三模,28)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说:“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材料说明孙中山实行民生主义的目的是()A.奠定政治

4、革命社会基础B.改革社会财富分配不均C.实现生产资料国民共享D.推翻欧美在华殖民统治答案B解析“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没有涉及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基础问题,故A项错误;“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表明欧洲的问题主要是贫富不均,所以被列为三民主头的重要内容,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生产资料国民共享,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帝的内容,故D项错误。5、•鸦片战争期间,一些民众向英军出售粮食、畜禽、淡水意图获利,另一些民众为他们充当苦力,从事运

5、输以求工值。甚至英军在行进开战时,成群的民众躲在远处观看这难得一见的“西洋景”。这样的记载在英方文献中屡见不鲜。材料反映了()A.英方诋毁中国民众B.中英贸易没有因战争而中止C.民众的反封建思想强烈D.民众尚未形成民族国家意识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这样的记载在英方文献中屡见不鲜”,并非是诋毁,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为了获取中国的原料和市场,题目中的“一些民众”并非代表中英贸易,故B项错误;反封建是指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题目中并未提到地主阶级,故C项错误。6、(2017-濮阳中学三模,31)1965年,中央直属企业增加到10533个,其产值占

6、工业总产值的42.2%,其中属于生产资料的产值占55」%。中央直接掌握的财政收入由原来的50%提高到60%左右。这表明()A.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调B.政府强化集中统一管理模式C.计划经济体制弊端得到初步解决D.政府重视经济建设均衡发展答案B解析根据''中央直属企业增加”“中央直接掌握的财政收入由原来的50%提高到60%左右”等信息可知政府强化集中统一管理模式,故B项正确。7、(2018•湖南十校协作体高三调研,25)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相继颁布了《刑法》《民法》《经济法》等各种法律法规。这表明我国()A.法制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B.

7、法律法规制泄的越来越多C.形成tl趋完备的法律体系D.人民的法律意识日益增强答案C解析材料只是列举1982年的法律成果,没有前后的发展状况,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这些法律都是我国的基本法律,也是必需的法律制度,是英他法规的基础,故B项错误;材料描述了通过宪法与其他重要法律一起,构成了相对完备的体系,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内容说明人民的法律意识,故D项错课。8、(2017-湖北华中师大新高考联盟高三5月教学质量测评,30)“世界似乎没有一个国家的学生像中国的学生这样,一致而热切地追求现代的和新的思想。”这种社会和思想的酝酿,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