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教育强县

创建教育强县

ID:31822425

大小:76.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1-18

创建教育强县_第1页
创建教育强县_第2页
创建教育强县_第3页
创建教育强县_第4页
创建教育强县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建教育强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创建教育强县建设幸福陆河——汕尾市陆河县申报广东省教育强县自评报告陆河县人民政府2015年2月6日17近年来,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积极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通过强化政府责任、深化教育改革、优化师资队伍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了教育跨越性发展,形成了“学前教育普及化、义务教育均衡化、高中教育优质化、中职教育特色化、社区教育本土化”的教育新格局。一、基本情况陆河是“中国青梅之乡”、“中国建筑装饰之乡”、“中国农村水电之乡”、“广东省林业生态县”、“广东省教育收费规范县”、“广东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先进单位”、“广东省双拥模范县”,县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户籍

2、人口33万,常住人口22万人,下辖8个镇、127个村(居)委会,是全省16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陆河教育事业蓬勃发展。2012年启动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工作以来,全县教育事业实现优质、均衡、协调发展。2012年,比省定目标提前一年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截至2015年2月,全县8个镇全部通过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目前,全县有小学60所、教学点9个,在校学生21694人;初级中学13所(含1所九年制学校),在校学生14786人;高级中学2所,在校学生10184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在校学生2438人(其中非全日制238人);幼儿园21所,在园幼儿9570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

3、在校学生14人;县残联下属公益性残疾人保健中心1所,在保残疾儿童20人;8所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7。全县各级各类教育呈现出协调、均衡、优质发展的良好态势,初步建立起人民满意、和谐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学习体系。二、主要做法和成效(一)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促进教育优先发展陆河县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优先发展地位,不断强化政府办学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把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全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全面推进创建教育强县工作。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2012

4、年年初,我县被市委市政府列入全市第一批创建广东省强县的县区,成为全市教育“创强”的排头兵。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班子会议,研究部署“创强”工作,提出了“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奋战三年,在汕尾市率先实现教育强县,争当全市教育发展的排头兵”的目标。为确保顺利推进“创强”工作,建立了“一把手负总责”的组织领导机制。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的决定》和《陆河县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工作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明确提出了“创强”的工作时间表和路线图,成立了“陆河县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工作领导小组”,由书记担任组长,县长任常务副组长,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直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任小组成

5、员,负责统筹推进全县教育“创强”工作,确保“创强”目标不变,力度不减,责任不松,标准不降,把创建“17广东省教育强镇”工作完成情况纳入镇党政领导落实科学发展观政绩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免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县政府连续三年把“加快教育强县建设”列为每年要办好的十件惠民实事之一,建立了报告、通报制度和督查考核制度,与各镇签订了《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工作责任书》。每月对教育“创强”工作落实情况进行通报,通过目标倒逼进度,时间倒逼程度、督查倒逼落实。县人大、县政协每年都把教育“创强”工作列为视察、调研范围。各镇也相应成立了教育“创强”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委书记任组长,全县上下形成了“一把手

6、负总责”的教育“创强”工作领导机制,为“创强”工作目标如期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2.确保投入,保障到位我县建立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将义务教育经费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一是确保义务教育预算内财政拨款增长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2012-2014年,我县财政经常性收入分别为33854万元、35377万元、4174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29%、4.5%、18%;义务教育预算内财政拨款分别为18368.3万元、22241.5万元、26650.7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35%、20.77%、20.43%。二是小学生均教育事业费、生均公用经费实现逐年增长。2012

7、-2014年,小学生均教育事业费分别为3391元、4351元、5882元,分别增长40.37%、28.28%、35.18%;生均公用经费分别为887元、1087元、1745元,分别增长30.24%、22.57%、60.47%。三是初中生均教育事业费、生均17公用经费实现逐年增长。2012-2014年,初中生均教育事业费分别为3228元、4756元、6669元,分别增长29.43%、47.34%、40.22%;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分别为1397元、1801元、2530元,分别增长3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