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让学生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ID:31824904

大小:251.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1-19

让学生成长为更好的自己_第1页
让学生成长为更好的自己_第2页
让学生成长为更好的自己_第3页
让学生成长为更好的自己_第4页
让学生成长为更好的自己_第5页
资源描述:

《让学生成长为更好的自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让学生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上海市同济中学2015学年学校课程方案引言同济中学创办于1907年,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学校,学校位于杨浦知识创新区,为“上海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杨浦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上海市教委系统文明单位”。2014学年在全面执行上海市中小学课程计划的基础上,以课程的丰富、规范、高质为重点,以课堂有效性为抓手,学校课程计划基本落实。2015学年我们要继续加强课堂效益的追求,通过课程建设丰富和提升课堂质量,继续提升教师的素养,探索高考新形势下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整体发展增添力量。一、学校背景分析学校环境百年老校,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文化积淀。传统教育理念

2、和教学模式的定式。地处杨浦区知识创新区,紧靠五角场城市副中心,周围高校、部队数量众多。五角场镇政府与学校关系密切,参与学校活动,对学校鼎力相助并提供实在帮助,建立了良好的共建关系学生情况在校学生515人,懂礼貌,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精神面貌振奋。学习动力不足;学习习惯不佳;自主学习、管理自控能力弱。学生差异越来越显著。教师情况学校现有教职员工86人,其中科任教师71人,师资队伍结构比较合理,教师队伍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和敬业精神;中青年教师的发展潜力大,年轻教师富有活力和冲劲,部分学科团队合作精神和能力强。但是学校还缺少有一定知名度的教师,部分学科缺少有影响力的领军教师。教师的部分

3、学科教师资源比较紧张。现有区学科带头人1人,区骨干教师4人,校教育教学能手和教育教学之星14人,高级教师20人,一级教师40人,二级教师11人,4名教师入选杨浦区“名师工作室”,8名教师已获硕士学位,2名教师硕士学位在读,张咏梅校长是上海市第二批名校长后备人选、杨浦区名校长建设对象,张焱书记是上海市第一批名师后备人选,谈晓红老师为第三批名师后备人选。 设施设备情况 场 地 场 所实验室操场、运动场馆图书阅览室多媒体专用教室课外活动场地数 量62231是否满足教学要求能基本能能能能   设 施 设 备自然科学领域设施设备技术领域设施设备艺术类设施设备教室多媒体设施设备数 量1212

4、115是否满足教学要求能能能能二、课程目标(一)学生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体表征为:知情达理、知书达礼、知人论世、知恩图报。有较高修养、有丰富知识、有辨别能力、有创新意识、懂回报社会和他人的中学生,以“最好的自己”之态走出同济校门。(二)教师成长目标: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团队成长,提升教师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课堂教学设计和组织的能力。具体表现为:校本化基础型课程实施能力得到巩固;拓展型课程开发能力得到提升;研究型课程指导能力得到发展。(三)课程建设目标:“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办学理念,同济师生严谨

5、治学,同舟共济,爱国奋进,铸造了同济精神和同济文化。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必须确保其有效性。和学校的课程设置与实施,应该致力于培养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具有高素质的学生。加大三类课程的建设,协调三类课程的关系,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学校课程的特色化、课程资源的整合化。在此前提下,我们的工作目标分解如下:1、根据上海市“二期课改”精神,以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为载体,构建着眼于学生自主创新、主体发展,有助于学生基础厚实的切实有效的发展性课程体系。2、关注学生的生命质量,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体魄、健康的心理、高雅的情趣;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实施《两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

6、、美育的有机结合。3、继续坚持教学过程中的“知识应用、问题解决、尝试研究”,坚持教育的多元性、个性化,进一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54、继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工作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努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三、学校课程结构课程是实现育人目标的路径,因此必须把知识体系、社会要求、个性发展三个维度相融合,构建多维一体化课程结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选择权,激发学生的潜能。学校课程又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表现为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三类课程有效整合,体现高中三个年段课程目标的整体布局、分步实施上,体现必修

7、、限定选修、自主选修等修习模式的灵活运用,实现以上因素的整合实施,是学校课程整体框架设计的内在精神,即:目标整体,结构多元,尊重选择,差异发展。在此基础上,积极构建以“多元·选择·融合”为主题词的课程结构。 1、课程目标整体性原则——课程要有利素质全面发展。学校的课程,作为一个整体,都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为目标。在统一目标下,各类型、各科目课程,要合力形成一个整体,全面构建课程体系与配置课程科目。2、课程结构多元性原则——课程要具有多元化的结构。学生素质教育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