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文翻译:胶版印刷中油墨粘附失效的机理研究

外文翻译:胶版印刷中油墨粘附失效的机理研究

ID:31848342

大小:1.02 M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1-21

外文翻译:胶版印刷中油墨粘附失效的机理研究_第1页
外文翻译:胶版印刷中油墨粘附失效的机理研究_第2页
外文翻译:胶版印刷中油墨粘附失效的机理研究_第3页
外文翻译:胶版印刷中油墨粘附失效的机理研究_第4页
外文翻译:胶版印刷中油墨粘附失效的机理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外文翻译:胶版印刷中油墨粘附失效的机理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外文翻译学院轻工学院专业______印刷工程_____导师刘壮学生张嘉玲学号____201110830042___2015年5月3日胶版印刷中油墨粘附失效的机理研究HajerKamalAlma*,GöranStröma,JoachimSchoelkopfbandPatrickGaneb,caInnventiaAB,BOX5604,SE-11486Stockholm,Sweden;bOMYADevelopmentAG,P.O.BOX:32,CH-4665斯德哥尔摩,瑞典,化工技术学院,阿尔托大学,邮政信箱16300,FI-00076阿尔托,芬兰(2014年4

2、月24日收到;最终收到的版本是2014年11月12日;接收日期是2014年11月14日)文章叙述了预涂和工业印刷试验目的是获得对涂布纸的油墨附着力失效的基本知识。我们发现,油墨附着失效引起白斑由于油墨没有印刷在纸张上,称为裸露区域和印刷斑点问题。白色斑点是由于两种根本不同类型的油墨附着力的失效。一种是众所周知的油墨排斥,这仅仅指的是油墨不转移到纸张表面。另一个是一个新的油墨粘附失效类型,确认先前的假设,从实验观察来看。我们将此称为油墨剥离粘附失效,即油墨最初沉积在纸张表面随后的飞离打印单元的表面。这种黏附失效的机制被认为是通常都说的拒墨的原因。关键词:油墨粘附;粘附失效;空白区

3、域;胶印;GCC基涂层;印刷斑点1.简介胶印要控制油墨,润版液和各表面,包括印刷机零部件和承印物之间的平衡调节。流体是由在印刷压辊转移到印版上形成印刷图像。然后,油图从印版转移到包覆着橡皮布的滚筒,被称为偏置滚子,因为它需要断墨印刷板,并将其设置在纸张上。墨膜的分裂包括气穴,长丝形成,其延伸率和断裂。这些现象已通过各种摄影技巧研究小组和MacPhee评论的文章得以研究。它遵循着油墨对各种表面和内聚分裂薄膜油墨和润版液的密合性因此可用于胶印过程。这些过程是由各种表面的化学组成以及界面现象和两种流体的流动性高度控制的。该印版的承印方式是承载油墨(图像区域)的区域是光滑的低能疏水表面

4、制备的,而被设计成可自由在油墨(非图像区域)区域,是从由多孔亲水表面氧化铝与和像阿拉伯树胶或羧甲基纤维素吸附的亲水性聚合物。图像上墨膜厚度的图像印版通常是2-3微米,润版液在非图像区域的薄膜的厚度通常是0.5-1微米。胶印油墨被称作是浆状油墨,它有很高的粘性但是却有很高的剪切稀化。已报告显示的数据值大约是10Ps/s。基本上,油墨是一种粘合剂和油的媒介分散颜料。油墨的附着几乎是在干燥的表面甚至是没有图文干燥的区域。如今润版液,通常在墨缸中,是一种水溶液与表面张力降低剂如异丙醇等等,现在更多的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主要溶质。它主要的目的是阻止油墨附着在非图文区域。在油墨上的特殊要求

5、是它必须能够把有限的油包水型乳状液的润湿液得以解决。如果失效,油墨就不能从墨腔转移到印版上,这些乳状液就不具有高稳定的剪切力,这表明只有少量甚至没有墨水缸吸收存储在橡皮布的油墨。润版液形成了非图像区和墨辊上油墨之间的弱边界层,因而防止油墨被传递到该区域。麦克菲提出了使用斯特凡定律,该定律需要将分裂的流体膜所需要的力正比于薄膜的粘度,反比于膜厚的三次方。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此厚度膜超过一定值时,引起了在印版和墨辊之间的辊隙的双层薄膜(即非图像区域/润版液/油墨/墨辊)将发生水膜分裂的结论。低于此值,分裂发生在墨膜和非图像区域开始印刷油墨时,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浮渣或调色。事实上,

6、墨水可以被转移到一个表面覆盖了一层薄薄的水的结论后来被沈等人用实验证实了。利用这一结论,冰的表面比散装冰表面具有更低的冰点,这样薄薄的一层表面的水可以在冰下面的散装冻结点温度中发现。使用MacPhee的方法和工业样本结论计算表明膜的临界厚度大约是40-80纳米,在一个完全光滑的表面分离得到一个非常真实的数值,虽然表面粗糙度和表面孔隙率预计要求更高的平均膜厚度。文字是需要在常规胶版中印刷,以防止油墨粘附到非图像区域,但可能产生问题,因为它也能转印到纸张上。当水在其表面上的纸张进入后续的印刷压印区,可能会出现拒墨现象。这是传统上认为油墨的附着力失效,虽然实际上的故障是在润版液层内聚

7、力的破坏。更好的定义是油墨转印失效,即在该油墨沉积到纸张上失效,其结果是印刷白点和印刷质量不良。已经确定的其他类型的印刷斑点和背面凹陷斑点是最常见的。这种斑点是由纸由于油墨不均匀的吸收,形成粘性差的纸墨,因此捕获不同的印刷橡皮布。在这项工作中,从分割的位置看到对纸张界面的高粘度的实验进展,在某些情况下,从表面分离的墨水观察到随着时间的推移高粘性区域的测试或偶尔粘性几乎已经完全腐烂。作者分别称这种油墨表面粘附失效和后粘着粘合力失效。到目前为止被认为油墨在潮湿的纸张表面遭到拒绝是由于在油墨转移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