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综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综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ID:31850322

大小:153.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1-21

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综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综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综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综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综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综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安徽省“江淮十校”2016届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一、选择题24.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由此可见,道家(  )A.反对掠夺,拯民疾苦B.追求平等,无为而治C.避世出尘,提倡包容D.遵循规律,和谐处世【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道家思想【解析】反对掠夺,拯民疾苦,是墨家的主张,故A项错误;道家并不主张追求平等,故B项错误;道家虽然消极处世,“无所不容”,但绝不是与世完全无争,而是要缓和斗争,在“无为”的前提下

2、达到统治的目标,故C项错误;根据“道法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可知道家遵循规律,和谐处世,故D项正确。【答案】D25.根据下面的两幅图片,可以得知(  )A.古代科技主要服务于生产和贸易B.古代政治制度与科技发展的关系C.古代中国科技的传统性和落后性D.闭关锁国政策遏制了科技的进步【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指南针【解析】战国司南的作用是指方向和采玉等,清朝的象牙罗盘主要用于看风水,可见并非服务于生产和贸易,故A项错误;战国司南和清朝的象牙罗盘主要用于生活方面,而不是服务于生产和贸易,反映出古代科技没有转化

3、为近代生产力,这是因为专制封建制度的阻碍,故B项正确;战国司南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科技发明之一,故C项错误;图片无法体现锁国政策对古代科技的影响,故D项错误。【答案】B26.元朝时,行省辖区不仅地域辽阔,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北向门户洞开,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元朝这一设置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地方割据B.创新管理体制C.加强经济管控D.体现因地制宜27.近代思想家魏源指出:“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无不除弊而能兴利之法,无不易简而能变通之法。”这一言论说明魏源主张( 

4、 )A.改革体制,中体西用B.兴利除弊,变能政体C.经世致用,改革旧法D.变通治法,提倡工商【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魏源的思想主张【解析】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主张,故A项错误;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不涉及政体变革,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魏源主张变革,是传统经世致用思想的体现,故C项正确;魏源并未提倡工商,故D项错误。【答案】C28.民国初年,辛亥革命一词使用并不广泛,称呼辛亥年武昌起义至清帝退位这段史事的词汇,名目繁多。民国初年的报章,如《申报》、《大公报》以及政府公报中,“武昌首义”、“共和成

5、立”、“民国肇生”、“辛亥之役”等名词连篇累牍。这表明(  )A.辛亥革命对封建正统思想批判不彻底B.北洋军阀对新兴思想严格控制和打压C.民主共和已成为近代思想界主流思想D.媒体和舆论对革命的名称未达成共识【考点】辛亥革命【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对辛亥革命的称呼,不能反映对封建思想的批判程度,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北洋军阀的思想控制,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民主共和成为主流思想,故C项错误;根据“‘武昌首义’、‘共和成立’、‘民国肇生’、‘辛亥之役’等名词连篇累牍”可知媒体和舆论对革命的名称未达成共识,故D项正确。【

6、答案】D29.毛泽东与朱德于1937年7月8日致电驻北平、天津、张家口、保定的国民党军,请他们策励全军,为保卫平津而战,为保卫华北而战!红军准备随时调动,追随国军,与日寇决一死战!对这一事件的解读,正确的是(  )A.全民族抗战局面已经形成B.中共表明抗日形势和立场C.抗日救亡运动向民间发展D.国共两党的抗战相互呼应【考点】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解析】1937年9月《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了共产党支持国民党抗战的立场和追随国民党抗日

7、,故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民间的抗日救亡运动,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共产党策励国民党军队抗日,未体现国共两党的抗战相互呼应,故D项错误。【答案】B30.2016年“两会”指出,今年是中国航天大年,新火箭新飞船升空,同时还有新的发射场启用等。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中国历史上曾拟定了57项重点任务的科技发展规划,其中特别强调发展当时最先进科技的重点项目:●原子能●火箭和喷气技术●电子计算机●半导体●自动化●精密机械●仪器仪表●新兴科技这一规划最有可能制订于(  )A.新中国建立初期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初期C

8、.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初期D.科技体制改革实行之后【考点】现代中国科技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解析】从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自动化等看,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代表性成就,半导体则是新中国建立初期重点发展的科技成就,故可以推断是在新中国1956年制订的科技十二年远景发展规划,故B项正确。【答案】B31.公元前4世纪初,雅典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被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败坏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被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