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揣摩的揣摩.doc

关于揣摩的揣摩.doc

ID:31875619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23

关于揣摩的揣摩.doc_第1页
关于揣摩的揣摩.doc_第2页
关于揣摩的揣摩.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关于揣摩的揣摩.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揣摩”的揣摩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中,每一篇精读课文的阅读训练题,都按三个层次来编排:“理解、分析”—“揣摩、运用”—“积累、联想”这种阅读训练程序力图体现“从生活出发,扎实、活泼、有序的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宗旨,使人耳目一新,尤其第二层次“揣摩”练习的安排,对于变大段分析为切实的语言训练,突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使“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一教学目的得以贯彻落实。在回顾一段阅读教学实践之后,有几点体会至深,揣摩“揣摩”练习的涵义、重点、方法,形成此

2、篇,以期与同行共同探讨。一、“揣摩”是整体的揣摩由于“揣摩”是咀嚼课文遣词造句的精妙,布局谋篇的巧思。因而在教学中,人为的割裂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割裂三个层次练习之间关系的现象大有存在,在这里有必要提出“揣摩”具有整体性。首先,“揣摩”练习要联系整篇文章,要结合作者、读者对生活的体验来进行。词、句、段同篇章为一整体,生活与文章为一整体,人类情感共鸣是对客观事物共同认识感受的整体,离开这些去单纯的推敲词句篇章,就谈不到文章的作用是“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更谈不到“学以致用和学文育人”。因而,揣摩要

3、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进行,要同文章的写作背景、思想内容紧密联系,并结合自己对生活的体验进行深入细致地琢磨。其次,三个层次的练习应融为一体,不可分割。“揣摩”主要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的思想内容、篇章结构和语言文字反复咀嚼、推敲,进而体会文章比较深层的涵义,分辨出语文运用的比较细微的差别。理解、揣摩在阅读文章过程中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理解——→表(词语、句子、篇章)←——里(思想内容)揣摩一般说来,对文章的理解过程就表现为由表及里和由里及表这样两个互为条件,互为渗透的过程。可见,理解是揣摩的基础,揣

4、摩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阅读教学正是在理解、揣摩的过程中增长学生语文运用的能力,使之受到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的。在揣摩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才能正确、熟练的运用,才能形成智力和能力;理解运用的知识才更利于积累。最后,在比较联想、归类联想中实现知识的迁移。由此可见,“揣摩”是三个层次练习中的重要环节和联系环节,那么,怎样在练习中很好地完成它呢?二、揣摩要侧重语言训练,促进语感达标如果说第一层次的“理解”是对思想内容、篇章结构和语言文字的整体理解,只是侧重思想内容;那么,第二层次的“揣摩”也是对思想内容、篇

5、章结构和语言文字的整体揣摩,只是侧重语言文字。侧重语言训练是“揣摩”层次练习的重点,叶老说:“至于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我们通过认真完成揣摩层次的语言练习来达到全面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直感、语速、敏感、确感的目的。1、语言准确性、生动性的训练富有表现力的词语都具有准确性和生动性,包括能突出中心、特征、情感的词语,具有深层含义、特殊含义的词语,富有言外意的词语。揣摩这些词语,会增强学生的语感。无论记叙文、说明文、还是议论文,这些训练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我们不仅要逐一完成每个训练题,还要进

6、行归类、比较、总结。使学生对各类体裁文章的语言有宏观的认识和微观分析能力。以说明文为例,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体现在数字(确数、约数的合理运用)、定义(严密)、分类(科学)、图表(简约)、推理(正确)等说明方法上,体现在正确使用表示时间、空间、数字、范围、程度的限制性词语上,也体现在词语次序和结构次序的合理安排上。在准确的前提下,运用打比方、举例子、摹状貌等说明方法,运用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方法,运用记叙、抒情等表达方式,则可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平安、生动的语言在一篇文章中交叉使用,则可形成语言多样

7、性和灵活性。这样来准确生动、饶有趣味的说明不同性质、不同特征、不同范畴的事物,已达到丰富人们知识的目的。师生们通过揣摩说明文语言个别现象的练习进而总结出说明文语言特点和规律,并从宏观上加以把握,这样在阅读同类文体时,准确、敏锐的语感能力自然会不断提高。2、速读的训练学生在单位时间阅读文章获得信息越多,越准确,说明他们的速读能力越强,语感越强。利用揣摩层次的练习来训练速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速读水平,以每分钟500字为标准,制定阶梯型速读计划,如每分钟400字、500字、550字、6

8、00字、1000字等,使之成为每个学生的语文水平衡量标准之一。结合揣摩练习题,看完成的质量,坚持训练,逐步提高,以个人竞赛、小组竞赛为辅助练习形式,提高学生快速感知语言能力。3、表述能力的训练学生表述能力差是语文教学的突出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1)独立完成表述题。如《向沙漠进军》第五题的第2题:“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去掉加点的限制性词语,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有些教师在教学时,由于存在急躁情绪,把问题分割成若干小题,形成一问一答式;更有甚者,只要学生以“是”、“否”来回答。长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