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II).doc

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II).doc

ID:31899120

大小:651.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1-27

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II).doc_第1页
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II).doc_第2页
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II).doc_第3页
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II).doc_第4页
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II).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II).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五章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II)第一节产业内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intro-industrytrade)是指一个国家既出口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型的产品,它通常也被称为双向贸易(two-waytrade),或是贸易重叠(tradeoverlap)。在这里,相同类型的商品是指按国际商品标准分类方法进行统计时,至少前3为数都相同的商品。具体地讲,就是至少属于同章、同类和同组的商品,既出现在一国的进口项目中,也出现在该国的出口项目中。一、产业内贸易理论的提出与假设前提1、问题的提出本国的厂商可以生产这类产品,满足本国的需求,为什么还要从国外进口相同或相似的产品呢?2、产业内贸易理论

2、的提出人们从已有的产业内国际贸易的事实出发,发现当代禀赋相似国家间的双向国际贸易似乎并没有引发大规模的资源的国内、国际的重新配置和收入的再分配。产业内贸易理论有很多的模型,其中格林纳威(D.Greenaway)、格鲁贝尔(Grubel)、劳埃德(Lloyd)、迪克西特(A.Dixit)和克鲁格曼(P.Krugman)理论观点都颇具代表性。3、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假设前提理论分析基本是从静态出发进行的,简化的模型分析只侧重于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原因、结果而非强调过程。分析以不完全竞争市场,而非完全竞争市场为前提经济中具有规模收益,并将其分析为国际贸易发生后的重要利益来源之一。比较其他理论

3、,产业内贸易理论更加重视需求方面的影响。二、产品的同质性与异质性1、产品的同质性与异质性产品同质性或相同产品:产品间可以完全相互替代,即商品需求的交叉弹性极高,消费者的对这类产品的消费偏好完全一样。一般情况下大多属于产业间贸易的对象。产品的异质性或差异产品:产品相似但又不完全一样,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产品彼此之间不能完全替代但尚可进行一定程度的替代,交叉弹性小于同质性产品,在生产中要素投入具有相似性。大多数产业内贸易的产品都属于这类产品。2、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v不同国家间大宗产品的交叉型产业内贸易。v经济合作或因经济技术因素而产生产业内贸易。v大量的转口贸易。v政府干预产生的价

4、格扭曲。v季节性产品贸易。v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3、异质产品或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差异:商品相同属性的不同组合而产生的差异性。主要由于消费者的偏好不同所致。技术差异:用新技术制造的新产品带来的差异,处于不同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的同类产品往往在不同类型的国家进行生产,继而在彼此间进行进出口贸易,便会产生产业内贸易。垂直差异:产品质量方面的差异。三、新H-O模型主要代表模型—法尔维(FalveyE.R,1981)FalveyR,E,CommercialPolicyandIntra-industryTrade,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11,198

5、1,pp495~511.模型。1、新H-O模型的假设条件(1)与传统的H-O模型相同点:两国的要素相对丰饶程度的差异,因而资本报酬率和劳动报酬率上也存在着差异。(2)与传统H-O模型有所区别:Ø在两种投入要素中,一种可以跨部门自由流动,另一种却不行;Ø两种产品中,一种可以是同质、无差别产品,但经济中至少有一个厂商生产差异产品;Ø产品差异源于质量的区别,而质量的差异来自于与劳动力投入相关的资本量;Ø对于质量不同的商品的需求取决于商品价格和购买者的收入。2、新H-O模型的基本内容:A国工资;:A国利率。:B国工资;:B国利率。A国资本丰富:则租金便宜因此有;B国劳动力丰富:则工资便

6、宜,因此有。:产品质量A国生产产品成本:B国生产产品成本:当产品质量水平相同时,有:,即:或:在其他质量水平上,两国成本差异为:由于,这说明当质量水平高于时,,A国生产成本有优势;当质量水平低于时,,B国生产成本有优势。当产品质量依赖于时,则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生产高质量的产品,资本相对缺少的国家生产低质量的产品。于是国家分工产生,产业内贸易发生。3、新H-O模型的实践含义Ø在实践中,新H-O模型解释的国际贸易类型,一般而言,属于垂直型差异产品之间的交易,Ø在相似的产业中,由于生产差异产品需要不同的要素存量比率,而人们的需求在相同或相似产品上又存在着区别,贸易便有发生的可能。Ø但

7、是针对这一理论,也有人提出过质疑,并非高资本密集度的生产就必然决定发生高质量产品的出口。四、需求偏好相似(重叠)论1、需求偏好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1961年,瑞典著名经济学家林德(S.B.Linder)通过《贸易和转移支付》(《论贸易和转变》)一书,从需求方面探讨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收入偏好相似说:(1)国际贸易可以看成是一国国内贸易跨越国界的延伸,因为一国的厂商进行生产首先总是为了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的—即总是首先为自己所熟悉的国内市场而创新、而生产的。(1)实践中,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