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村土地冲突分析

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村土地冲突分析

ID:31904779

大小:5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26

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村土地冲突分析_第1页
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村土地冲突分析_第2页
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村土地冲突分析_第3页
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村土地冲突分析_第4页
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村土地冲突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村土地冲突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村土地冲突分析作者:梅东海摘要: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探讨了农村土地冲突现状、类型和发展趋势。当前农村土地冲突是农村群体性事件焦点,数量庞大;依据冲突主体不同,农村土地冲突可大致分为农户一农户或村一村、农户一村民小组、农民一基层组织及干部、农民一较高层政府及其土地主管部门、农民一资本持有者等五类,每类在方式、博弈过程、规模程度、争夺目标、利益诉求和政治特征上均有所差异;未来农村土地冲突将继续呈上升趋势,中西部地区将会更加明显。关键词:社会冲突;土地冲突;农民维权塞缪尔·亨廷顿教授在研究世界各国政治秩序时曾指出,高度传统和高度现代化的社会都很安定,恰恰是处在现

2、代化过程中的社会最易发生动乱,并提出命题“现代性产生稳定,而现代化却会引起不稳定”。当今中国正处于以乡村社会为主向以城市社会为主过渡、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社会转型期,也即处在亨廷顿命题的“现代化”中,社会冲突问题不容无视。而土地冲突是当前中国社会冲突首要组成部分。如果处理不当,在损害农民利益的同时,这些冲突也会侵蚀政府部门权威,对政治和社会稳定造成深远的负面影响,需要早作关注。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对当前中国土地冲突进行分析和研究。一、现阶段中国农村土地冲突现状于建嵘教授从宏观上对当前的土地冲突问题曾进行过全面分析,研究成果显示2004年上半年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收到反映土地问题的

3、有15312件,占三农问题68.7%,另调查的进京上访农民中涉及土地问题的占有效问卷73.2%。这些土地上访案件中由征地、占地引起的各占60.1%、39.9%。具体诱因又以非法强行征用土地、土地补偿款过低或被侵吞和强占或私分集体预留地三项最为主要,合占78.1%。控告方以村民联名信为主,占75.1%;被告方以县、乡、村三级基层管理部门及其官员为主,合占75.2%。另外,土地冲突存在区域差异,最集中的是沿海发达地区,以山东、江苏、浙江、广东最为突出,主要由非法或强制征地引起,农民主要控告市县政府征地和基层官员侵吞补偿金;中部地区如安徽、河南、黑龙江等地冲突也较多,主要是由于镇、村组织

4、及其官员侵犯农民土地承包权。2004年以来,媒体报道的土地冲突在数量、规模、程度上都有正向趋势,对社会和政治稳定冲击也愈来愈大,如2004年10月四川汉源事件、2005年4月浙江东阳事件、2006年7月辽宁凌源警民冲突、2006年9月海南乐东警民冲突、2007年1月广东佛山重大警民冲突、2007年7月郑州村民与开发商暴力冲突等,尤以2005年6月河北定州事件和2005年12月广东汕尾东洲警民暴力冲突为甚。但是,当前并没有任何权威机构对全国农村地区各种大小土地冲突进行过系统、全面的科学调查,农村土地冲突的具体数量尚难确定。中国官方高层人士曾指出,“...与2005年的87000起社会

5、抗议事件相比,2006年的社会抗议事件减少了16.5%”,则2006年为73000起左右。上述人士同时坦承,2006年“50%以上的中国农村地区群体性抗议事件都是由于农民耕地遭到地方政府强行暴力征占造成的”。如果保守估计农村群体性事件占全部群体性事件的50%,那么2005年、2006年,农村群体性事件分别为43500、36500起,而酿成群体性事件的土地冲突至少21000件和18000件,平均每省每个月约为60件、50件,平均每县每个月发生一起较大规模的土地冲突。如果加上开发商、工厂企业、其他组织引起的土地冲突,以及农民与农民、村委会、基层政府及其官员等未酿成群体性事件、规模较小的

6、土地纠纷和冲突,可以预想农村土地冲突数量会相当惊人。二、农村土地冲突类型分析本文依据冲突主体不同将当前土地冲突进行类型划分。之所以选取冲突主体为划分标准,一是有助于论述各类型冲突的原因、博弈过程等多样信息,利于全方位比较各类型冲突;另一方面是因为土地冲突根本而言是利益冲突,从利益主体也就是冲突主体这一视角划分冲突类型,也更易于抓住土地冲突的本质。另外,因为农民是农村土地天然的利益主体之一,也成为绝大部分土地冲突中的一方,考虑到农民以个体行动(农民个人或一户)和以集体行动(村民联名、村民小组、村委会组织下的大量村民、村群众团体等)进入冲突时会呈现不同特征,本文将农村土地冲突分为五类,

7、下面结合案例从微观上对各类型土地冲突进行分析。第一类:农户—农户或村—村。农户—农户(作为个体的农民)冲突主要是农户之间围绕土地承包权的纠纷,也有因宅基地或农地边界问题造成的纠纷。村—村(作为集体的农民)冲突多是两村民小组或村集体间争夺土地所有权,如人民公社时期把各村土地合在一块,公社解体后,上级部门把原属A村的地分给B村,导致两村到现在还存在土地冲突,也有因耕地被外村人破坏造成两村冲突。农户—农户冲突和村一村冲突两者本质相同,冲突原因和追求目标类似,因此归在一起分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