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交通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试行).doc

重庆交通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试行).doc

ID:31908758

大小:56.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1-27

重庆交通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试行).doc_第1页
重庆交通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试行).doc_第2页
重庆交通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试行).doc_第3页
重庆交通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试行).doc_第4页
重庆交通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试行).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庆交通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试行).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重庆交通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一)科学规划、按需引进。人才引进服从、服务于学科建设发展需要,优先保证重点学科、特色学科、优势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建设的需要,进一步加大学术群体的引进力度。(二)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省部级重点学科、博士点学科和具有一级硕士点的学科应当重点引进学术带头人。师资相对紧缺的学科,应当进一步加大优秀博士的引进力度。(三)优化结构、注重素质。引进人才应当注重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和学缘结构,主要从具有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或者研究机构学习或者工作经历的人员中引进。引进的人才必须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较高的教学科研水平和良好的合作精神,身体健康。(四)程序

2、规范、合约管理。坚持公开招聘、公平竞争、科学评价、择优引进。同时,与引进人才签订聘用合同,实施聘期目标考核和动态管理。第三条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确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观,积极探索柔性引进模式。除聘用协议约定外,引进的人才应当全职来我校工作。第二章引进人才的范围及条件第四条引进高层次人才不受国籍、户籍和身份限制。第五条人才引进的范围包括高端人才、优秀教授、优秀博士和创新团队。第六条引进高端人才的范围及条件:(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外著名学术机构的外籍院士。(二)国家“千人计划”、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四)国家“

3、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五)“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六)国家级教学名师。(七)近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优秀成果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第一完成人。(八)国家级重点、重大项目主持人。(九)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两江学者”特聘教授、“巴渝学者”特聘教授、省部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其他同级别省级人才工程项目入选者。(十)其他业绩特别突出、具有重要影响的科学家或专家。第七条引进优秀教授的范围及条件:引进的优秀教授,必须政治素质好、学术造诣

4、较深,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能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作风正派,身体健康。一般应当满足下列基本条件:(一)具有博士学位(师资紧缺学科可适当放宽),年龄在45周岁以下。(一)具有博士学位(师资紧缺学科可适当放宽),年龄在45周岁以下。1.主持国家级研究项目1项以上。2.以第一作者在CSSCI核心库来源学术期刊(以下简称CSSCI期刊)发表论文10篇;或者以第一作者在我校认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类重要期刊以上发表论文5篇;或者以第一作者在SSCI、我校认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类权威期刊以上发表论文2篇。3.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类奖励一等奖前3名、二等奖前2名、三等奖第1名,或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优秀

5、成果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重要奖项获得者。4.以第一作者出版学术专著2部。(三)引进的自然科学类教授,近5年的学术业绩应当满足下列条件中的第“1”项,并且满足2~4项中的两项:1.主持国家级研究项目1项。2.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期刊论文被SCI、EI收录10篇;或者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5篇;或者以第一作者在本领域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篇。3.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前3名、二等奖前2名、三等奖第1名,或者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重要奖项获得者。4.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发明专利

6、2项、或以第一作者出版学术专著2部。全职引进海外知名大学副教授、助理教授,引进条件参照本条标准执行,重点考察其学术水平,可以放宽对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以及省部级以上奖励的要求。获得政府奖以外的具有较大社会公信度的奖励,可以视同政府奖相当级别的奖励。对单项学术业绩特别突出的,可以适当放宽对其他条件的要求。第八条引进优秀博士的范围和条件:引进的优秀博士,必须政治素质好、学术水平较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能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作风正派,身体健康。一般应当满足下列基本条件:(一)一般年龄在35周岁以下,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年龄可以放宽到37岁。(二)第一学历为二本以上高校全日制普

7、通本科,第一和最高学历的毕业学校或者研究机构至少有一个是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或者研究机构。第一和最高学历的毕业学校为一般高校的,具有在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或者研究机构博士后研究经历的,也可择优选聘。(三)引进的人文社会科学类博士,近3年的学术业绩应当满足以下条件:以第一作者发表的学术期刊论文,经管类CSSCI期刊3篇,或者全国中文核心期刊6篇;其他学科CSSCI期刊2篇,或者全国中文核心期刊4篇。在国外SSCI学术刊物或国内本领域顶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量可适当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