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

信息的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

ID:31913897

大小:263.0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1-26

信息的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_第1页
信息的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_第2页
信息的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_第3页
信息的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_第4页
信息的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信息的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第八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本章学习要点】本文主要对教学设计的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教学设计的发展,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几个流行的学习方式—“探究发现”、“协作学习”、“问题解决学习”、“自主学习”来探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能对教学设计的相关概念有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并能应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本章内容结构】引言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时代背景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定义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信息化教学设计在教学活动中的定位“探究-发现”教学及其教学设计 协作学习及其教学设计信息

2、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自主学习及其教学设计问题解决教学及其教学设计 总结与反思 引言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乌美娜,《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发展至今,出现的模型不下百种。认真总结多年来国外在教学设计领域的研究,尽管模型的名目繁多,但从其理论基础看,不外乎:以“教”为中心的ID理论和以“学”为中心的ID理论这两个方向发展。在以“教”为中心的ID模型中,迪克-凯里的系统方法模型是较为经典的(如图1所示)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图1)从图1可以看出迪克的模式包括:确定教学目标、开发教学策略、设计和选择教学材料等一系列事件。以

3、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形式出现的反馈环路构成了控制机制,并据此校正教学过程。在这个模式中,个别化教学存在的空间较少。这种目标事先确定的方式规定了学习者必须“跟随”教师所制定的系列目标进行学习。目前西方流行的基于建构主义的学生中心模式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

4、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显然,在这种场合,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等四要素与传统教学相比,各自有完全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有完全不同的关系。因而成为教学活动进程的另外一种稳定结构形式,即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理论基础就是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以下是一个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流程(图2所示)倪小鹏,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度硕士学位论文.(图2)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传统的教学设计模式是把教学目标“映射”到科目传播策略当中,而“新”的教学设计模式

5、应考虑到新特征。最理想的办法是把“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理论相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的“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而且这种理论也正好能适应“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要求。“双主模式”下的子教学模式设计与建构主义的“学生中心模式”下的子教学模式设计并无实质差别,二者所用方法、步骤均相同,只是理论基础不一样。前者既考虑“传递-接受”教学理论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又考虑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而后者则只考虑建构主义的理论。对于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不管是多媒体还是计算机网络),我们不能仅仅把他们看作是辅助教师“教”的演

6、示教具,而应当更强调把它们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并要把这一观念牢牢地、自始至终地贯彻到课程整合的整个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之中。第一节 信息化教学设计黎加厚,《信息化教学设计》,http://218.22.0.27/wyh/djxh/luntan/zhuanjia/02.doc一.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时代背景(1)我国发达地区的“校校通”工程大规模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基础教育信息化进入了新的时期。教育信息化的重心转向以新课程改革为导向、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培训为核心的方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深入发展。(2)信息技术在教学

7、中应用的滞后现象。人们注意到,在实现了“校校通”的地区和学校,尽管许多学校已经装备了十分先进的多媒体计算机和宽带网,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却普遍滞后,这种滞后现象表现在多方面:还有相当部分(27%-32%)的教师和学校领导不会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大部分学校(87%)将计算机主要用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思路主要还是课件制作和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相当部分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停留在演示型课件制作和公开课上,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