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色与包装作文范文

本色与包装作文范文

ID:31932689

大小:3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28

本色与包装作文范文_第1页
本色与包装作文范文_第2页
本色与包装作文范文_第3页
本色与包装作文范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本色与包装作文范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当今社会,商品要包装,演员要包装,企业要包装……无论什么不装饰一下美化一下就上不了档次;可也有人说,东西还是自然的好,人还是质朴的好,买东西、找朋友、做事、做人,本色最珍贵最难得。  你对“本色和包装”又有什么认识、感悟?有过什么相关的经历吗?请写一篇文章,自拟题目,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解题:本色指事物本来的面貌或事物原有的性质和品质。包装指对人或物从形象上装扮、美化,使其更具吸引力或商业价值。“本色和包装”是一个并列短语,在写作中必须兼顾两者,揭示其内在联系,才能切

2、合题意。仅写本色或仅论包装则视为偏离题意;也不宜割裂两者关系,前半写本色后半写包装,但是行文中可以有所侧重。如果侧重论本色要注意立足于包装来谈,反之亦然。写作角度的选择上,在本色方面,考生可以从优良品德(真诚、本真、质朴、实在等),个人修养(坚守节操、坚守真善美、坚守自我不迷失),自然社会(如碧水蓝天的原生态环境);在包装方面,正面可以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出发谈要与时俱进,适度包装(装扮、化妆、装饰、美化、美容)以适应时尚及社会大众对美的追求,使本色更能为大众所接受。反面主要是强调过度包装以致丢弃本色的危害、后果。卿若

3、佳人,何惧包装林清玄在《生命的化妆》中写道,化妆有三种境界。包装亦然。最低境界是改头换面,失去本色;而最高境界则是淡妆素色,还原自然。(引出观点)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由于人们对名利的趋逐和现代传媒的高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面孔经过层层包装出现在众人眼前。(过渡句,引出下文的例子)酒井法子就是其中一个。那时的她面带清纯的笑容走进公众的视野,以一副贤良淑德的形象博得广泛好评。然而正如海湿所说,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花朵,上帝也不能从地狱中拯救恶魔。零九年,昔日的乖乖女因涉嫌吸毒被捕!当人们诧异不已时,酒井法子的经

4、纪人揭开了真相:那才是真实的她,昔日的表象不过是假象。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噢,原来是包装!(反面例子,侧重本色同时先写“为什么包装不行”)对酒井法子的包装,显然是失败中典型,包装者们忘记了一个重要的常识:卿本非佳人,奈何砸银两?一个本性不真不善不美的人,凭谁花再大的力气包装,也无法遮掩她心灵的丑陋。酒井法子一案,无疑给我们上了一课,教育我们本色如何才是真,包装不过是一层粉底,年深日久,终会剥落。然而彼时,你是否有勇气呈现那张本色的面孔?(结合观点,分析例子)他就敢!他是著名作家阿来。当央视大红大紫的节目《百家讲坛(原文

5、为“土+台”)》捧红了一个又一个学术超男,学术超女后,找到了刚完成《格萨尔王》的阿来。然而在一系列商讨会议后,阿来断然拒绝了央视的好意,原因很简单:要我改本色?做不到!央视希望把阿来的讲学包装成一份老少咸宜的学术快餐,而阿来不愿意了。学术讲授是一件严肃、较真、严谨的工作,我怎么能为了登上大屏幕而往脸上涂脂抹粉呢?这不仅改了我治学之本色,更毁了我学术成果之本色啊!不干,坚决不干!(正面例子,“为什么要本色”)好一个坚持本色、拒绝包装的阿来!他深谙这两者间玄妙而简单的辩证关系:包装当从本色为基础,切莫为迎合大众口味而失了

6、真我风采,否则,那就不叫包装,而叫伪装了!诚然,当今世界酒香也怕巷子深,我们支持醇香佳酿精致包装后出现在视野中,但我们绝不希望以此失了酒的醇爽,而只剩满口铜臭污染味觉,同时我们更反对假劣产品摆上货架,欺骗大众。(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辩证看问题,“追求本色与包装的统一”)诸葛这躬耕南阳,刘禹锡身居陋室,可他们至真至诚之本色固俱,不畏包装,更不畏不包装!(再次点题)点评:本文开头用林清玄《生命的化妆》的“三种境界”自然切入话题,既令人眼前一亮,又引人共鸣。主体部分用两个例子进行论证,分别为:酒井法子用清纯的形象包装掩盖灰色

7、的本色;作家阿来拒绝包装,坚持学术的严肃本色。这两个例子分析透彻,彰显作者思想深度。文章的闪光点还体现在语句的生动,如:“包装不过是一层粉底,年深日久,终会剥落”。“诸葛亮躬耕南阳,刘禹锡身居陋室,可他们至真至诚之本色俱在,不畏包装,更不畏不包装”。美中不足:一是4个错别字刺眼;二是题目不切合内容,“何惧”若改为“何须”则要好很多。(22+22+8=52)范文2:用本色亮相这是个充满激烈竞争的时代,商品的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睱,因而,选择变得举步维艰。试问,一个包装得金光闪闪的礼品与一包随意散在货架上的零食,哪个更可俘

8、获人心呢?试问,一个素容朝天与一个淡妆淡抹的女子出现在眼前,谁更吸引眼球呢?毋庸置疑,一件商品,一个人,一个企业是否包装,不仅在视觉上给人强烈的冲击,也影响了人们对人事物的本质了解。包装固然好,包装下的商品有光鲜亮丽可人的外表,但,我们所要了解的更多的是本质,我们需要的是珠子而非盒子,“买珠还椟”故事一如既往地重复上演,这确实是种悲哀。当法律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