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

《项脊轩志》

ID:31939407

大小:2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29

《项脊轩志》_第1页
《项脊轩志》_第2页
《项脊轩志》_第3页
《项脊轩志》_第4页
《项脊轩志》_第5页
资源描述:

《《项脊轩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项脊轩志》教案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善于捕捉生活中典型的细节和场面,借平淡的生活琐事,表达真挚感情的方法。  2.体会本文笔墨清淡而情意缠绵动人的特色。教学重点和难点  1.着重了解文中所抒发的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事沧桑的感慨。  2.背诵全文。课时分配  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题解与作家作品  要求学生看注解①,教师补充:《项脊轩志》是散文家归有光的代表作。项脊轩,书斋名,是作者家中的一个只有一丈见方的斗室。为什么给书斋取这样一个名字呢?据说有双重意思:一是说它窄小,如在颈脊之间;一是因作者远祖归道隆曾在江苏太仓县的项脊泾住过,有纪念意义。  归

2、有光自幼苦读,九岁能属文,但仕途不利,35岁才中举人,其后二十余年,八次会试不第。于是移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讲学。他的学生很多,称他为“震川先生”。到60岁才中进士,授县令职。  归有光虽然仕途不得意,但他博览群书,在散文创作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是明代杰出的散文家。他的散文受司马迁和欧阳修的影响很大,但有他自己的特色。他善于用疏淡的笔墨,描写生活中常常接触的事物,以及家人、亲友之间的一些琐碎事情,随笔点染都富于深情,所以感染力很强。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项脊轩志》,就是属于这种性质的抒情散文。二、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正音。  补充注音:   2.补

3、充注释:  (1)不能得日:得到阳光。  (2)万籁有声:一切声音都听得到。  (3)日过午已昏:屋里光线昏暗。  (4)庭阶寂寂:少有人迹。  (5)庭中通南北为一:整体。  (6)凡再变矣:凡,总共;再:两次。  (7)相为应答:为她做出回答。  (8)何竟日默默在此:整天。  3.学生借助工具书及书下注释,疏通文意,教师串行答疑,对共性问题课堂上加以讲解。三、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课后练习二、三。第二课时一、检查作业。  1.订正课后练习二、三。  2.请学生朗读课文,为背诵做准备。二、讲读课文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1段。  提问:文章开头,

4、作者是怎样具体地写他的书斋项脊轩的小、旧、破、漏而又阴暗的?  明确:①写项脊轩的小:旧称“阁子”,“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容,容纳;②接着写旧:直接点明是“百年老屋”;③写破漏:“尘泥渗确,雨泽下注”,以至于“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则又见其小;④写阴暗;“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教师点拨:这样写,形象而具体,能给人以很深的印象。特别是“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一句,尤为生动。屋顶上东也漏,西也漏,每次搬动书桌,看来看去没有可以安放的地方,显得有点狼狈。  提问:作者对这样的书斋,是怀着怎样的感情来写的呢?  明确:作者并没有嫌弃它,鄙薄它,相反,对

5、它却怀有深挚的眷恋之情。  教师点拨:开头这样写,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跟下面写修葺后的项脊轩形成鲜明的对照,使人感到他的小小书斋,颇有情趣,十分可爱,确是个读书的好地方,以便进一步表现出作者对它的喜爱。  提问:经过修葺后的项脊轩变得怎样了?  明确:变得不漏、不暗了。辟,开。垣墙周庭,在院子周围筑起了墙。庭院里又种植了兰、桂、竹等花木,原有的栏桅,“亦遂增胜”,也就此增添了光彩。  提问:在这样环境里读书,你觉得如何?(问题提出后并不要求学生回答,而让大家反复朗读下面几句来加深体会。这几句是:“借书满架,僵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

6、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读后由教师讲解。)  “借书满架”,足见轩中人的好学,书未必真的都是借来的。“偃仰啸歌”,见课文注释、,这是就字面意思解释。其实这是极写读书之乐,只有当读书有所得的时候,才会高兴得这个样子。至于作者为什么一会儿又“静静地独自端坐着”呢?显然又是在进一步考虑书中的问题,有更大收获。  提问:“万籁有声”是什么意思?  明确:指自然界发出的一切声响都能听到。籁,孔穴里发出的声音,也泛指声音。  再问:是写环境幽静还是写喧嚣?  明确:写幽静。  进一步问:“万籁有声”与“万籁俱寂”哪一个更幽静?(这个问

7、题提出后估计课堂气氛可能比较活跃,答案也不一定一致,如能引起争辩那就更好。最后仍由教师归纳讲解。)  “万籁有声”是写作者凝神专思时书斋里静得连最细微的声音也能听到。以有声写无声,这与“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一样,以有声反衬“静”字。而这种静是有灵气的“幽静”,而不是一片“死寂”,真可谓“此时有声胜无声”啊。  下文写白天书斋的幽静,用小鸟啄食来点染:到了夜晚,书斋的景物、境界则更幽美。更静谧。写明月,用“半墙”来烘托;写桂树,以“斑驳”的倩影来描摹;接着,由静而动,写清风徐徐吹拂,用“影动”来衬托,又以“珊珊”(课文注为“美好的样子”,有的书上解作“形容树

8、影晃动时轻盈、舒缓的样子”)之语来渲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