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论柳宗元对元结山水游记艺术之接受

【课外阅读】论柳宗元对元结山水游记艺术之接受

ID:31939890

大小:2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29

【课外阅读】论柳宗元对元结山水游记艺术之接受_第1页
【课外阅读】论柳宗元对元结山水游记艺术之接受_第2页
【课外阅读】论柳宗元对元结山水游记艺术之接受_第3页
【课外阅读】论柳宗元对元结山水游记艺术之接受_第4页
【课外阅读】论柳宗元对元结山水游记艺术之接受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外阅读】论柳宗元对元结山水游记艺术之接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外阅读】论柳宗元对元结山水游记艺术之接受摘要:柳宗元和元结都创作了大量山水游记,使山水游记在艺术上走向成熟,仔细研读两人的作品,我们会发现其中有颇多相似之处,柳宗元在艺术上对元结山水游记在景物选取、意象描写、环境创设及情感透露等方面有很多借鉴和接受。关键词:柳宗元和元结;山水游记;艺术;接受   柳宗元(773-842)作为唐代山水游记散文艺术的集大成者,他在继承前人山水游记艺术的基础上,使创作臻于成熟,并且留下了许多传世名篇。仔细研读柳宗元、元结(719-772)的山水游记作品,我们发现他们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在散文艺术上来说,柳宗元对元结山水游记散文的借鉴、接受颇多。因此,探讨柳宗元

2、对元结山水游记散文艺术的接受,可以对柳宗元游记散文的艺术成就有更成熟的认识,也可以对唐代山水游记散文的发展轨迹,甚至对中国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的发展轨迹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首先,多选取地理位置相近的山水景物来构筑山水游记散文系列。元结的“道州系列”游记散文中,许多篇目都具有可组合性,其山水景物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相近。如《浯溪铭并序》、《峿台铭并序》、《庑庼铭并序》、《东崖铭并序》等,浯溪在湘水南,峿台在浯溪口,东崖在峿台西;又如《七泉铭并序》、《五如石铭并序》亦是。这样由于地理位置的相近促成了景物依次紧密相连,并且可分可合,分开来犹如一幅幅山水速写,合起来则成为一个有机的画面整体。元结还通常在

3、山水游记篇首标明所记景物空间的变换,如《峿台铭并序》开篇即说:“浯溪东北廿余丈,得怪石焉,周行三四百步”;《五如石铭并序》开头“孝泉之阳,得怪石焉。左右前后及登石颠均有如似”等,如此则显得颇有结构感。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也借鉴、采用这一结构组合,其游记名作《永州八记》则是这一组合的圆熟之作,所记山水景物空间转换更是明晰,如《钴鉧潭记》开篇即曰“钴鉧潭在西山西”;《钴鉧潭西小丘记》曰“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说“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袁家渴记》曰“由冉溪西南水行十里,山水之可取者五,莫若钴鉧潭。由溪口而西,

4、陆行,可取者三,莫若西山。由朝阳岩东南水行,至芜江,可取者三,莫若袁家渴”;《石渠记》说“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石上”;《石涧记》说“石渠之事既穷,上由桥西北,下土山之阴,民又桥焉”;《小石城记》说“自西山道口径北,踰黄茅岭而下”……如此空间组合,不仅使景物位置更加明晰,让人更有身临其境之感,而且景物描写更有层次感、系统性,使《永州八记》成为山水游记的组合,成为后世山水游记写作典范之作。  其次,采用幽僻、少为人知的山水意象展开描写。元、柳二人都喜欢在山水游记中展现那些幽僻、少为人知的山水意象,这是一个颇有意思的问题。元结和柳宗元山水游记散文在意象的选取上可谓惊人的相似,他们大都

5、选取幽僻、不为人们所注意的山、水来构建文章的主体。如元结《寒亭记》、《阳华岩记》、《窊樽记》、《丹崖翁宅铭》、《右溪记》、《七泉铭并序》、《五如石铭并序》、《浯溪铭并序》、《峿台铭并序》、《寒泉铭》、《东崖铭并序》、《朝阳岩铭并序》等游记散文中的意象,都称不上优美的风景名胜,并不为人们所熟知,甚至大多连固定名称都没有。只是在作家的笔下才得以展现其奇异、幽美,它们的名字大多为元结所取,寓含深意。  如《寒亭记》中的“寒亭”,乃是元结巡江华县时修的一座小茅亭。“水石相映,望之可爱。相传不可登临,俾求之。得洞穴而入,栈险以通之。始得构茅亭于石上。及亭成也,所以阶槛凭空,下临长江,轩楹云端,上齐绝巅

6、。若旦暮景气,烟霭异色,苍苍石墉,含映水木。”的确是一环境幽静、风景别致之处,作者“得洞穴而入,栈险以通之”,才得以发现这身处幽僻的佳境。然因难以登临,因而“养在深闺人未识”,其名也无,常人就难以得知,于是元结就很想为之取名。但“状类不得”,这就更激发了他的情趣,“于是休于亭上为商之曰:‘今大暑登之,疑天时将寒,炎蒸之地,而清凉可安,不合名之曰寒亭欤?’乃为寒亭作记。”“寒亭”才得以名世。“阳华岩”也本是不为人知的岩石,作家见其“岩当阳端”,“故以阳华名之”;“右溪”乃一处胜景,“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7、。”按理来说,如此佳境应该是很受人们喜爱的。可是“置州以来,无人赏爱”,怎不令作家心生惆怅,为之不平?“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如此既说明了命名缘由,又将“右溪”不为人知的深层内涵简约表达出来。又比如“浯溪”、“峿台”、“东崖”、“七泉”以及“五如石”等都为元结命名,才将其自然、奇异的山水之美展现在笔下,让读者感受这些并无名气却富含魅力的风景和物象。元结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