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常考重点章节知识点整理

生理学常考重点章节知识点整理

ID:31975408

大小:25.9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29

生理学常考重点章节知识点整理_第1页
生理学常考重点章节知识点整理_第2页
生理学常考重点章节知识点整理_第3页
生理学常考重点章节知识点整理_第4页
生理学常考重点章节知识点整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理学常考重点章节知识点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绪论1.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各个组成部分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2.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细胞分子水平、器官系统水平、整体水平。3.体液是人或动物机体所含液体的总称。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浆和组织间液。细胞外液又称为内环境。4.内环境是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5.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如温度、pH值等始终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6.稳态的意义:是细胞行使正常生理功能以及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7.生理功能的调节分为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我调节。8.神经调节是由神经系统对生理功能所进行的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

2、定义: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反射的结构基础的反射弧。反射弧由五个部分组成,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9.体液调节是指机体某些细胞分泌的特殊化学物质经体液运输到达所作用的组织、细胞影响其功能活动。体液调节分为:远距分泌(又称全身性体液调节)、旁分泌(又称为局部体液调节)、自分泌、神经分泌。10.自身调节指机体的一些细胞、组织或器官能不依赖于神经、体液调节对内、外环境的变化产生适应性反应。11.神经调节的作用迅速、定位准确、持续时间短暂。体液调节的作用相对缓慢、广泛、持久,对于调节一些相对缓慢的生理

3、过程。自身调节作用较小,仅是对神经和体液调节的补充。三者互相协调配合,使得机体各项功能活动的调节更加完善。第三章细胞的基本功能1.单纯扩散是指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以简单物理扩散的方式顺浓度梯度所进行的跨膜转运。2.影响单纯扩散的因素:①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②膜两侧该物质的浓度差③温度3.易化扩散指非脂溶性物质在细胞膜上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进行的跨膜转运。4.经载体的易化扩散特点:①特异性高②饱和现象③竞争性抑制5.经通道的易化扩散是指带电离子顺电化学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具有以下特征:①离子的选择性②转运速度快③门控特性1.主动转运特点:①耗能②逆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

4、所进行的跨膜转运2.原发性主动转运钠-钾泵:实质:①一种特殊的蛋白质②具有ATP酶的活性③分解ATP释放能量④供Na+、K+逆浓度梯度运输。特点:钠泵每水解1分子ATP可逆着浓度梯度将3个Na+移出细胞外,2个K+移入细胞内。钠泵活动的意义:①建立和维持的Na+、K+在细胞内外的浓度梯度是细胞生物电产生的重要条件之一②细胞内高K+浓度是细胞内许多代谢反应所必需的③维持细胞内液的正常渗透压和细胞容积的相对稳定④细胞外较高的Na+浓度所贮存的势能可用于其他物质⑤具有生电作用8.在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就是静息电位。静息电位的机制的K+外流维持。9

5、.细胞受到刺激时膜电位所经历的快速、可逆和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10..动作电位特点:①全或无②不衰减性传导11.动作电位包括上升支(Na+内流)和下降支(K+外流)。12.局部兴奋特点:①非全或无式②电紧张扩布③可以总和13.刺激作用:使膜电位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水平。14.后电位:膜电位在最后恢复到静息电位以前,还要经历一些微小而相对缓慢的波动。15.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的信息传递实质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16.终板电位实际上是由一次动作电位所引起的囊泡释放产生的所有微终板电位的总和。17.终板电位属于局部电位,可以点紧张扩布的方式使邻近正常

6、的肌细胞膜去极化到阈电位水平,从而爆发动作电位。第五章血液的组成及功能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概念血浆中的晶体物质所形成(主要是电解质)血浆蛋白等胶体物质大小大小意义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维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调节血管内外水平衡,维持正常的血容量。1.红细胞的成熟因子是叶酸和维生素B12,缺少成熟因子则患巨幼红细胞贫血。2.生理性止血:小血管破损后血液将从血管流出,数分钟后即可自行停止。3.凝血因子种类:①因子I-XIII②前激肽释放酶③高分子激肽原4.启动因子:内源:凝血因子XII外源:凝血因子III5.凝血因子I:纤维蛋白原;II:凝血酶原;III:组织因子;VI

7、:Ca2+6.正反馈过程有凝血过程、排尿和分娩。7.Ca2+参与多个血液凝固过程。8.正常是血液不凝固、保持流动状态的原因?①血管壁光滑,凝血因子不能接触活化②血流快,即使局部有少量凝血因子被激活,随即被血流冲走③血浆中存在抗凝物质④存在纤溶系统第六章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心室肌细胞的AP分为5期:0期:去极化期,Na+迅速内流导致1期:K+过性外流2期:Ca2+缓慢持续内流,抵消K+外流3期:Ca2+通道失活,K+大量外流4期:钠泵活动增强,Na+、Ca2+流出细胞,K+流入细胞2.窦房结P细胞AP的形成机制:0期:慢Ca2+通道开放3期:K+外流4期:自动

8、去极化①K+外流进行性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