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甘肃义学时空分布与运营-研究

清代甘肃义学时空分布与运营-研究

ID:31994976

大小:5.72 MB

页数:71页

时间:2019-01-30

清代甘肃义学时空分布与运营-研究_第1页
清代甘肃义学时空分布与运营-研究_第2页
清代甘肃义学时空分布与运营-研究_第3页
清代甘肃义学时空分布与运营-研究_第4页
清代甘肃义学时空分布与运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代甘肃义学时空分布与运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目录中文摘要⋯⋯。⋯⋯⋯...⋯....................IAbstrac屯.................⋯.........一.一.........II绪论...;..............⋯⋯⋯⋯⋯⋯⋯⋯.....1一、选题缘由及意义⋯⋯⋯⋯..⋯⋯⋯⋯⋯⋯⋯⋯⋯⋯·l二、研究现状⋯⋯⋯⋯⋯⋯⋯⋯⋯⋯⋯⋯⋯⋯⋯⋯⋯2三、研究思路与方法⋯⋯⋯⋯⋯⋯⋯⋯⋯⋯⋯⋯⋯⋯⋯.4第一章f清代甘肃义学设立的背景⋯.....................6第一节清代的文教政策⋯⋯⋯⋯⋯⋯⋯⋯⋯⋯⋯⋯⋯⋯6第二节清代义学的源头与发展⋯⋯⋯⋯⋯⋯⋯⋯⋯⋯⋯⋯9第三节清代甘肃的状

2、况⋯⋯⋯⋯⋯⋯⋯⋯⋯⋯⋯⋯⋯..12第二章f清代甘肃义学的时空分布与分析.....⋯...⋯....16第一节甘肃义学的概况⋯⋯⋯⋯⋯⋯⋯⋯⋯⋯⋯⋯⋯..16第二节清代甘肃义学的时间分布特点及原因⋯⋯⋯⋯⋯⋯⋯..22第三节清代甘肃义学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原因⋯⋯⋯⋯⋯⋯..⋯34第三章i清代甘肃义学的运营⋯⋯⋯⋯.⋯⋯⋯....41第一带义学的教学设施⋯⋯⋯⋯⋯⋯⋯⋯⋯⋯⋯⋯⋯..4l第二带义学的教学管理⋯⋯⋯⋯⋯⋯⋯⋯⋯⋯⋯⋯⋯..46第三带义学的经费管理⋯⋯⋯⋯⋯⋯..’⋯⋯⋯⋯⋯⋯⋯54结语..;⋯...⋯⋯⋯⋯⋯⋯⋯⋯⋯⋯一⋯..64参考文献...⋯.⋯...⋯⋯⋯⋯⋯....

3、⋯⋯....66在学期闻的研究成果⋯.....⋯⋯⋯⋯⋯⋯⋯⋯.69致谢.............⋯.⋯...⋯............⋯.70兰州大学硕士隆位论文清代甘肃义学时空分布及运营研究一、选题缘由及意义绪论中国自古就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基础教育更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代的基础教育被称为蒙学,而义学是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君王出于政权稳定的需要,大多热心教育事业。但由于条件所限,官办的学校教育并不能满足大多数群众的需求,特别是那些贫寒子弟几乎没有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但是,由于中国人的宗族和乡里观念及积德行善的传统美德,一种面向贫寒子弟提供免费基础教育的具有慈善性质的

4、学校——义学(或称义塾)便产生了。早在宋代,范仲淹为本族设立义学,据《范氏义塾记》记载:“范文正公曾建义宅,置义田义庄,以收其宗族,又设义学以教,教养咸备。”1此后,义学缓慢发展,至清代达到顶峰l“义学,初由京师五城各立一所,后各省府、州、县多设立,教孤寒生童,或苗、蛮l黎、瑶子弟优异者。”2这是《清史藕》中对有清一代“义学”这一概念的定义;但是,义学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那么它的概念也应该是变化发展的。经过朱、元、明、清的变化发展,义学的性质从专为宗族子弟设立的学校逐渐转化为面向城乡贫寒子弟提供免费蒙学教育的学校,且越来越具有广泛性、公益性和官方性。清代义学,从八旗义学发端,再推广

5、至少数边区,最后在内地广为设置。』甘肃处于少数边区与内地的结合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也是游牧业与农业并重的地区。因此,甘肃是中国的缩影。想要了解清代义学的情况,研究清代甘肃义学的状况是可以以小见大的。义学},作为传统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甘肃的某些地区相当兴旺,对这些地区的文化普及和社会稳定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提高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程度,并促进了该地区的民族融合与民族团结。研岁置义学,不仅可以梳理和总结清代某些特定的文教政策的得失,以供我们借鉴,而且义学作为非官方的基础教育学校,其组织管理和教学等方面的经验教训也为现代民办学校和幼儿学校的发展道路提供参考。1(清)李铭皖:

6、‘苏州府志>卷二十六,台北:成文出版社,光绪九年(1883)刊本.2(清)赵尔巽等撰:1:滴史稿·选举一’校点本,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119页。1兰塑奎堂堡垄堂篁堕壅塑垡笪塑墨堂堕至坌变垄重堡塑壅二、研究现状有关清代甘肃义学的研究不多,现从相关论著和论文两方面介绍清代甘肃义学研究现状。1.相关论著关于清代甘肃义学,没有整体性和专门性的研究论著,其中能涉及到的也仅散见于各类西北通史或甘肃地方史志等方面的论著。尹伟先主编《西北通史》(第四卷)第七章第四节简单地提到了义学在甘肃设置的数量以及被学堂代替的历史命运。1邓慧君著《甘肃近代社会史》也只是在第十二章中传统教育部分,简单地

7、介绍了甘肃义学的性质、经费和师生情况等问题。2武沐著{:甘肃通史·明清卷》中为义学下了定义,认为义学是为同族子弟或同一乡里子弟所设立的启蒙学校,专收无力缴纳学费的孤寒学童入学,带有扶助同族、同乡穷苦人家子弟的性质。还就义学办学途径、教育对象和在明清的历史发展过程及数量等作了简要概述,并认为义学多设在乡村,起到了书院设置不足的作用。此论著的一大特点是重点介绍矿清代甘肃少数民族义学的情况。3邱树森主编《中国回族史》4和朱解琳著《甘宁青民族教育史简编》5等有关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