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籽粒灌浆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水稻籽粒灌浆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ID:32006531

大小:678.12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1-30

水稻籽粒灌浆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_第1页
水稻籽粒灌浆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_第2页
水稻籽粒灌浆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_第3页
水稻籽粒灌浆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_第4页
水稻籽粒灌浆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稻籽粒灌浆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NPT一22二系杂交稻培矮64S/E32三系杂交稻II优86(II~32Ax明恢186)1.2试验设计1.2.1水稻籽粒灌菜特性与内豫激素动态芰化的初步试验各水稻材料于1999卑6月28日播种,7月29目插秧,单本插,田闻均按常规高产栽培管理.各材料于抽穗始期选择花期一致的稻穗200个挂牌标记,用于取样测定籽粒千重及内源激素含量;备材料从抽穗至成熟每隔10天各取样5丛,洗净后按茎,叶,鞘、穗分别剪下于30℃烘干箱中烘干称重,用于测定茎鞘物质消长及运转;成熟期各取样5丛考种.1.2,2水稻籽粒灌摹特性及其生理生化研究试验在上一年晚季初步

2、试验的基础上,于2000年晓季取同样材料进行重复试验,6月28日播种,7月29日插秧,单本插,田问管理同99年晚季.测定项目除99年晚季项目外,增加了水稻籽粒灌浆过程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籽粒ADPG焦磷酸化酶、淀粉合成醇活性等项目.1.2.3水稻灌象特性调控试验备水稻材料于2000卑3月10日播种,4月24日插秧,田问按常规高产栽培管理,孕穗期对各水稻材料进行喷施外源激素处理试验.外源激素处理分4种类型即IAA、GA、KT和ABA,并设2种处理浓度即10mg/L和20rag/L构成8种处理以喷清水为对照,每处理

3、面积为66.67m1.所有处理及对照成熟期均随机取样S丛进行考种.1.3测定方法1.3.1籽粒干物质重潮定及灌菜特征分析取样:备材料于花后0,S,10,15,20,25,30,’35,40天各取正常生长的标记穗10穗,按固定粒位取下强,弱势粒,剔除未受精粒詹烘干称重.分析:采用朱庆森等人的方法⋯,即以测得籽粒干重w为依变数,开花后天数(开花日为0)为自变数,用非线性最小平方法配成Richards方程:w-^(I+Bo”‘)-I/N式中^,B,J【,N为参数,^为生长终值量.对Rjchards方程求一阶导数,可得生长速率G(即单位时间的生长量),G—dw/dtt(K

4、W/N).【1一(■/A)’J,相对生长速率R-G/W-(X,N)·【1一(W/A)。1;起始生长势R.令w—O,即RotK/N:生长速率G为最大时的日期t。=(1nB—lnN)/K:最大生长速率Gmax;AKBe-I[tmz/N(1+Be“⋯)”““。;生长率G为最大时的生长量相当于生长终值量A的%l一(N+I)“1”’100%,活跃生长期Dt2(N+2)/K:再根据灌浆速率方程G具有两个拐点,将灌浆过程划分为前、中、后3个时期,前期从开花到第一个拐点对应日期,中期从第一拐点到第二拐点对应日期,后期从第二拐点到达99%A对应日期.并求出前、中、后各期经历的天数t

5、,、t,、t,,各期完成的灌浆量w,、%,w。各期的灌浆速率G。G:、G,.1.3.2生理生化指标测定1.3.2.1叶片光合生理参数测定(1)净光合速率由BAU光合测定系统测得(2)叶绿素相对含量即SPAD值由SPAD一502叶绿素测定仪测得1.3.2.2捌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测定(1)可溶性糖含量:采用葸酮比色法(西北农业大学植物生理生化教研组。1986)测定.(2)可溶性蛋白质禽量:采用Folin一酚法(基础生物化学实验指导,福建农学院植物生理生化教研组,1991)测定.1.3.2.3割叶硝lt还原砖活性潮定采用磺胺比色法(基础生物化学实验指导,福建农学院植

6、物生理生化教研组,1991)测定.1.3.2.4籽粒ADPG焦磷酸化酶及淀粉合成酶活性的溯定籽粒ADPG焦磷酸化酶与淀粉合成酶活性的测定按照Nakamura等人的方法{Hl酶液制备:各期均取正常生长的标记穗10穗,按固定粒位取下强弱势粒,剔除未受精粒,去壳称重后置于冷冻的研钵中,加入5ml提取介质,迅速磨成匀浆。在10000×g下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即得制备的酶液.淀粉合成酶活性测定:取酶液40uI与反应混合液240u1混合后,置于30℃恒温水中20分钟,接着移八100℃热水30秒,中止酶活性,接着加入第一种反应液100ul混合后置于30℃的水浴中30分钟,移八

7、100℃热水30秒,在10000“g下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300u1与第二种反应液10u1混合加入lul已糖激酶(1.4单位)和lul6一磷酸葡萄糖脱氨酶(0.35单位)迅速在340nm下测定光吸收增加值,’每30秒记录1次,共3次平均,以增加的△∞值/30秒·克鲜4重表示酶活性大小.1.3.2.5籽粒内薄激素的测定各材料于花后5,10,15,20,25,30,35,40天各取正常生长的标记穗10穗,按前面方法分别取下强弱势粒,称重后装于指影管中,并将指形管伸入液态氮中浸泡40秒,取出并置于低温冰箱申保存,待所有的样品都取样后,将置于冰箱保存的材料用8e%预冷的

8、甲醇在弱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