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件4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件4

ID:32011668

大小:786.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1-30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件4_第1页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件4_第2页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件4_第3页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件4_第4页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件4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件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4章建筑形体的表面交线4.1概述4.2切割型建筑形体4.3相交型建筑形体4.1概述1、截交线平面与形体相交产生的表面交线称为截交线。切割形体的平面称为截平面;截交线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称为截断面;形体被平面截断后的部分称为截切体。截交线是截平面与形体表面的共有线,并且是封闭的平面折线或平面曲线。2、相贯线相交形体形成的表面交线称为相贯线。相交的形体称为相贯体。按相贯体表面性质不同,可分为三种情况:(1)两平面体相贯;(2)平面体与曲面体相贯;(3)两曲面体相贯。相贯线是两形体表面的共有线,一般情况下,相贯线是封闭的空

2、间折线或空间曲线。(a)两平面体相贯(b)平面体与曲面体相贯(c)两曲面体相贯4.2切割型建筑形体4.2.1平面体的截交线1、平面切割棱柱体2、平面切割棱锥体4.2.2曲面体的截交线1、圆柱体的截交线2、圆锥体的截交线3、圆球体的截交线4.2.1平面体的截交线由于平面体是由平面围成,所以平面体的截交线是封闭的平面折线,即平面多边形。求平面立体截交线的步骤:(1)分析截交线形状及投影形状;(2)求点利用截平面的积聚性求棱线与截平面的交点;(3)连线按一定顺序并根据可见性连线。平面多边形1、平面切割四棱锥由于截平面P是

3、正垂面,所以截交线的正面投影积聚成直线,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都是四边形(类似形),只要求得四棱锥的四条棱线与截平面的交点,依次连接即可完成作图,如图所示。(a)直观图(b)截交线的求法2、平面切割四棱柱截平面P与四棱柱的4个棱面及上底面相交,截交线是五边形,如图所示。(a)直观图(b)截交线的求法4.2.2曲面体的截交线平面与曲面立体相交,其截交线在一般情况下是平面曲线或平面曲线与直线段的组合图形。当截平面为特殊位置平面时,其投影至少有一个必具有积聚性。平面曲线平面截圆柱时,由于截平面与圆柱的轴线相对位置不同,其截交

4、线有三种不同的形状。(1)截平面与轴线平行:矩形(2)截平面与轴线垂直:圆(3)截平面与轴线倾斜:椭圆1、平面与圆柱相交(定点法)(a)直观图(b)求特殊点(c)求中间点斜截圆柱其截交线的画法分析:由于截平面P是正垂面,所以椭圆的正面投影积聚在P'上,水平投影与圆柱面的水平投影重合为圆,侧面投影为椭圆。2、圆锥体的截交线平面截切圆锥时,由于截平面与圆锥轴线相对位置的不同,其截交线有五种不同的形状。三角形(直线)圆椭圆抛物线双曲线圆锥被正平面切割后形成的截交线分析:由于截平面为正平面,所以截交线的水平投影积聚为直线。

5、可由截交线的水平投影用辅助纬圆法或辅助素线法求作正面投影。3、平面与圆球相交圆平面与圆球相交形成的截交线分析:当截平面平行于投影面时,截交线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其真实大小的圆,另外两投影分别积聚成直线4.3相交型建筑形体4.3.1两平面体的表面交线4.3.2平面体与曲面体的表面交线4.3.3两曲面体的表面交线4.3.4两曲面形体表面交线的特殊情况1、两平面体的表面交线如图所示为烟囱与坡屋面相交的形体,其形体可看成是由四棱柱与五棱柱相贯,相贯线是封闭的空间折线,折线的每一段分别属于两立体侧面的交线,折线上每个顶点都

6、是一形体上的棱线与另一形体侧面的交点。因此,求两平面体的相贯线实际上是求两平面的交线或直线与平面的交点。[例4.1]如图所示,求作高低房屋相交的表面交线。2、平面体与曲面体的表面交线平面体与曲面体相交,其交线是由几段平面曲线组成的空间曲线。【例4.2】如图4-11所示,求作圆锥形薄壳基础的表面交线。(a)求特殊点(b)求一般点3、两曲面体的表面交线两曲面体表面的相贯线,一般是空间曲线,特殊情况下可能是平面曲线或直线。相贯线上的每个点都是两形体表面的共有点,因此,求作两曲面体的相贯线时,通常是先求出一系列共有点,然后

7、依次光滑连接相邻各点。(a)直观图(b)求特殊点(c)求一般点4、两曲面形体表面交线的特殊情况(1)具有同轴的回转体相交时,其表面交线为垂直于该轴线的圆。(2)两个回转曲面相交且公切圆球时,其表面交线为平面曲线-椭圆。(3)当两圆柱面的轴线平行或两圆锥面共锥顶时,表面交线为直线(即素线)。建筑工程上常用的十字拱屋面,就是由两等径圆柱面正交所构成,如左下图所示。此外,两回转曲面相交还用于管道连接等,如右下图所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