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艺术演示文稿

昆曲艺术演示文稿

ID:32013340

大小:3.11 MB

页数:50页

时间:2019-01-30

昆曲艺术演示文稿_第1页
昆曲艺术演示文稿_第2页
昆曲艺术演示文稿_第3页
昆曲艺术演示文稿_第4页
昆曲艺术演示文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昆曲艺术演示文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昆曲艺术漫谈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艺术漫谈二、昆曲的历史三、昆曲之美一、什么是昆曲昆曲概说昆山腔·昆剧·昆曲·水磨调“百戏之祖”,“中国戏曲活化石”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昆曲六百年魏良辅改革唱法:“依字声传腔”《浣纱记》:昆腔第一剧曲山词海,于今为烈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花雅之争”“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魏良辅:昆曲之祖魏良辅,字尚泉,江西南昌人,流寓于江苏太仓。生活于明中叶嘉靖年间,是著名的戏曲音乐家,戏曲革新家。他对昆山腔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被后世成

2、为“曲圣”、“昆曲之祖”。著有《南词引正》。魏良辅……生而审音,愤南曲之讹陋也。尽洗乖声,别开堂奥,调用水磨,拍捱冷板,声则平上去入之婉协,字则头腹尾音之毕匀,功深熔琢,气无烟火,启口轻圆,收音纯细。……盖自有良辅,而南词音理,已极抽秘逞妍矣。(沈宠绥《度曲须知》)五音以四声为主,但四声不得其宜,五音废矣。平、上、去、入,务要端正。——魏良辅《南词引正》《浣纱记》:昆腔演出第一剧魏良辅改革后的新声昆山腔,事实上是一种雅化的文人清曲唱法,虽然其风格流丽悠远,委婉清扬,但还没有作为戏剧声腔流传开来,而是“止行于吴中”。浣纱记《浣纱记

3、》演出的成功,更重要的是把昆腔新声带入剧场,推向戏剧舞台,把昆山腔的清唱技巧和音乐风格运用到舞台表演中,从而为昆腔新声的传播插上了翅膀。宝剑记·夜奔昆山腔的传播:大江左右,骚雅沸腾;曲海词山,于今为烈昆山、太仓松江、无锡、镇江太湖流域杭、嘉、湖地区大江南北万历中期:全域性大剧种剧目丰富,名作林立晚明以来,文人的深度介入,使得戏剧、文学相得益彰。《牡丹亭》、《狮吼记》、《玉簪记》、《义侠记》、《千忠戮》、《长生殿》、《桃花扇》等一批优秀的剧作问世,推动了昆剧艺术的繁荣。玉簪记·琴挑《玉簪记》,高濂著。写道姑陈妙常与书生潘必正爱情婚

4、姻故事。事见《古今女史》和明人杂剧《张于湖误宿女贞观记》。剧中写少女陈娇莲在金兵南下时与家人离散,入金陵女贞观为道士,法名妙常。观主之侄潘必正会试落第,路经女贞观,陈、潘二人经过茶叙、琴挑、偷诗等一番波折后,私自结合,终成连理。作者把陈妙常对爱情既热烈追求又害羞畏怯的复杂心理,描写得玲珑剔透。《秋江哭别》一出,情景交融,富有诗意。《琴挑》、《秋江》等零出,被各种地方戏作为保留剧目,盛演不衰。狮吼记孽海记剧叙眉山书生陈糙字季常,其妻柳氏悍妒。陈糙以探父友、求功名为名去京城,淹留多日,沉醉歌舞,结识了同乡苏东坡。柳氏在家中闻此事,气

5、极,写信诓陈糙回家,说已代他娶下四妾。陈糙急急归家,见四妾丑不可看,啼笑皆非,陈糙自此只得在家中侍奉妻子。柳氏对他管束益发严厉。东坡被贬黄州,邀陈同去赏花。柳氏疑心同行必有妓女,不允。陈糙苦苦哀告,说若有妓女,甘受责罚,柳氏方才放行。柳氏又派苍头去打探,果有妓女。陈回家被罚跪池边。苏东坡放心不下,前来探望,见状颇不平,与柳氏评理,反被柳氏推出门去,陈糙亦遭杖责。柳氏以为陈糙借朋友之力来压服他,心中气愤,拉他去见官。审判官同情陈糙,欲处罚柳氏,却遭到老婆的痛打。告到土地祠,土地公公同情陈糙和审判官,又遭到土地娘娘的责打,官司只得作

6、罢。东坡担心陈糙无嗣,将侍儿秀英赠给他做妾。陈糙只能将秀英置于附近别业中,瞒过柳氏,暗中来往。陈糙与东坡等同游赤壁,逾时方归,柳氏遂不许他出门。陈糙偷偷溜溜出与秀英相会,被柳氏发觉纳妾之事。柳氏妒火中烧,用绳子系于陈造的脚上,终日监视。陈糙求助巫婆,巫婆设计,使柳氏误以为祖宗动怒陈糙变作了羊。陈逃出三日后归家。柳氏怕陈糙再变作羊,只得同意纳妾。陈糙把秀英接回家中。但几天后,柳氏旧病复发,把家中闹得鸡犬不宁,自己也气病了。阎王因柳罪孽太重,差牛头马面摄去生魂,严刑拷打,幸禅师佛印把她度回阳间,放回后,柳氏尽改前非,从此一家和睦。《

7、孽海记》叙小和尚本无私逃下山,中途巧遇由庵中逃出的尼姑色空,两人交谈均有还俗之意,互相爱怜,遂结夫妻。杭有女伶商小玲者,以色艺称;于《还魂记》尤擅场。尝有所属意,而势不得通,遂郁郁成疾。每作杜丽娘《寻梦》,《闹殇》诸剧,真若身其事者,缠绵凄婉,泪痕盈目。一日,演《寻梦》,唱至‘使打并香魂一片,阴雨梅天,守得个梅根相见,盈盈界面。’随身倚地;香春上视之,已气绝矣……娄江女子俞二娘读《牡丹亭》后,层层批注,深有所感,乃因自伤身世,于17岁就悲愤而亡。汤显祖写了《哭娄江女子》诗,其中写道:"如何伤此曲,偏只在娄江!"汤显祖《牡丹亭题词

8、》:“如杜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冯小青看了《牡丹亭》,愈发感慨自己的身世,写下《读牡丹亭绝句》一诗: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西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