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职业生涯高原的结构及其后果研究.pdf

【硕士论文】职业生涯高原的结构及其后果研究.pdf

ID:32035276

大小:3.06 MB

页数:72页

时间:2019-01-30

【硕士论文】职业生涯高原的结构及其后果研究.pdf_第1页
【硕士论文】职业生涯高原的结构及其后果研究.pdf_第2页
【硕士论文】职业生涯高原的结构及其后果研究.pdf_第3页
【硕士论文】职业生涯高原的结构及其后果研究.pdf_第4页
【硕士论文】职业生涯高原的结构及其后果研究.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硕士论文】职业生涯高原的结构及其后果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摘要国外对职业生涯高原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目前为止,已经经历近30年的历史了,而国内学界和实务界对此现象的关注最近才刚刚开始。虽然国外对职业生涯高原的研究已经经历了一段比较长的时间,但是还存在内涵过窄、缺乏过程研究、与许多重要的组织效果变量关系尚不明确以及缺乏有影响力的测量工具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在理论上进一步丰富了职业生涯高原的内涵之后,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对职业生涯高原进行了新的尝试和研究。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职业生涯

2、高原问卷的编制。根据相关研究文献,研究者编制了30个职业生涯高原的测量项目。然后,请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就问卷中的项目进行讨论。讨论完毕后,再请心理系其他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进行项目评估。通过讨论和项目评估,最终获得了17个职业生涯高原的测量项目。之后,对17个项目的职业生涯高原问卷进行了试测。第二个阶段,预测。通过对来自4家企业的219名被试的研究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删除一个有歧义的项目之后,获得了职业生涯高原的三因素结构:层级高原、内容高原和中心化高原。第三阶段,正式施测。将职业生涯高原问卷(1

3、6个项目)、工作满意度问卷(20个项目)、组织承诺问卷(9个项目)和离职意愿问卷(4个项目)作为整个一套问卷,重新取样进行相关研究数据的收集。验证性因素分析和模型比较的结果表明,职业生涯高原的三因素结构拟合数据的程度最佳。对各个测量问卷进行了信度分析之后,深入的探讨了职业生涯高原各个维度与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和离职意愿的关系。并初步探讨了人口统计学变量对职业生涯高原的影响。关键词:职业生涯高原;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离职意愿硕士学位论文MASTE对STHESIS1前言1.1研究背景长久以来,人们已经习惯认定

4、晋升是业绩的唯一报偿,只有晋升才象征着成功。在工作生活中,一切都似乎与晋升联系起来,比如更重要的工作责任、更高的地位、更多的权利以及更多的物质回报等等。由此,能否不断获得晋升也就成了衡量一个人事业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当个体不能沿着组织的等级结构进一步垂直运动时,人们就倾向于认为其己经达到了职业生涯的停滞期(careerstagnation),即职业生涯高原(careerplateau)。西方研究者对此现象的关注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初期,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处于经济快速

5、膨胀时期。在这段时期里,对于组织来说最重要的是招募更多的人才,以填补由于组织快速膨胀所带来的管理岗位的空缺。因此,在这一时期里,只要绩效表现良好,即使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不能胜任更高职位的员工也能快速的获得晋升进入组织的高层,这就是著名的彼得定律(Peter'Principle)。但是,随着1973年“石油危机”的爆发,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同时伴随着1967年和1978年《雇佣年龄歧视法案》(AgeDiscriminationinEmploymentActof1967and1978,简称ADE

6、A)废除了强制退休政策,更是使得更多的人在更低的组织结构水平上比他们预期更早的进入了职业生涯发展的高原期。Warren等(197S)在《一个高原者的案例》一文中,生动的了描述了这一现象。“在公司快速成长时期,我根本就没有必要担心不能为公司富有进取心的年轻经理们提供新的、富有挑战性的发展机会。因为在公司中,总是会有新的部门和职位出现.这能够有效的激励他们,并使他们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步感到比较满意。但是现在,我们会司失去了这种灵活性。因为,公司的高级管理者离退休还有很多年,而公司却有很多年轻的管理人员.这些年轻

7、的管理人员就像艾文思一样,非常富有进取心并期望不断获得晋升的机会。我不想失去他硕士学位论文MASTE刃STHESIS们.”(注:①“我”指皮特森,皮特森电子公司的总裁;②“艾文思”是皮特森电子公司的梢售经理。)20世纪80年代,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消费需求的日新月异,许多西方组织(如福特汽车公司、IBM公司、通用电气公司等)为了提高经营和管理效率开始对组织结构进行变革。变革的目标是改变原来高耸的金字塔型组织结构,减少管理层级,增加管理幅度,建立扁平化组织。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对于组织快

8、速应对多变的市场经营环境来说是相当有利的,因为它通过减少组织的层级水平,促进了信息在组织内外的快速传递与沟通,从而使得组织变得更加灵活,对市场需求的反应也更加敏捷。但是,对于企业员工特别是管理人员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组织结构的扁平化直接导致的一个后果就是组织的管理层级大大减少。这样对于管理人员来说,要想沿着组织等级结构进一步晋升也就变得愈加困难了。到了90年代,越来越多的在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进入了职业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