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1).doc

全国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1).doc

ID:32105604

大小:196.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1-31

全国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1).doc_第1页
全国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1).doc_第2页
全国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1).doc_第3页
全国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1).doc_第4页
全国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1).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国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全国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第四稿)说明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推动高职高专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加强专业设置的动态适应性和规范化管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2003年2月决定成立了“全国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课题组,对全国高职高专的专业设置进行系统研究,并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开展全国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研究工作通知》(教高司[2003]8号)。课题组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经过前一阶段的调研、分析、整合,提出了《指导性目录》(征求意见稿),并在全国范围征求了相关部门及部分院校的意见,形成了目前的《指导性目录》(第四稿)。现就相关问题简要说明如下:一.制订全国

2、性的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在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管理中还是第一次。它是在21世纪初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推进教育管理创新、进一步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推动职业技术教育结构调整、指导招生、就业改革的一项重大措施。十五期间我国新增劳动年龄人口将进入高峰期,学生就业问题将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挑战,学校的专业设置及其管理机制的改革,必须紧跟职业趋势变动的需要,推动建立学校招生、培养、就业的联动机制,促进拓展就业新渠道,努力体现鼓励自主创业的职业导向。新目录的制订,不仅有利于国家加强对专业设置的宏观指导和

3、规范管理;也必将帮助高校更好地行使办学自主权,有利于正确引导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并将有利于指导学生妥善选择专业和用人部门正确使用人才。二.目录的专业设置与划分,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体现“高职”特色,努力促进职业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的紧密结合。所谓“高职”特色具体体现在:职业性与学科性结合,高职专业的划分,实行“以职业岗位群为主兼顾学科分类”的原则;合理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实行“宽窄并存”的原则,该宽则宽,该窄则窄,宽窄适度;灵活性与稳定性相结合,在指导性目录框架内,大类及二级类相对稳定,三级专业名称供各地教育行政

4、部门和学校在审批和设置时参考使用,学校可依据第三级目录以()形式标出专业方向或本校专业内涵的特色(关于本目录“指导性”在操作层面上的含义,将在《管理办法》中提出明确的阐述);多样性与地区性相结合,同一名称的专业,不同地区不同院校可以且提倡有不同的侧重与特点。11三.新制订的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规定了专业划分、名称及所属职业技术门类,反映了职业技术人才的业务规格和培养目标,是国家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进行宏观管理的一项基本的指导性文件。是指导高等院校设置、调整专业,制定培养方案、组织教育教学、安排招生、组织推进毕业生就业,以及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教育统计、招生录

5、取和人才预测等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有关公司、企业、科研和其他单位选用高等学校毕业生的重要资料,还可供学生报考高等学校选择志愿的参考。四.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原则,本次指导性专业目录按职业门类(兼顾学科),分设农林牧渔、交通、生物与制药、资源开发与测绘、材料与能源、土建、水利、制造、电子信息、环保气象与安全、轻纺食品、财经、医药卫生、旅游、公共事业、文化教育、艺术设计传媒、公安、法律19个大类,下设二级类77个,556种专业。由于本目录专业划分是以职业岗位群为主兼顾学科,而本科目前的专业划分是以学科为主,故专业大类名称与现行的本科专业大类名称并未一一对应。但仍

6、考虑到高职高专教育与本科教育的沟通衔接,如农林牧渔大体上对应于农学,医疗卫生对应于医学,9个工科性职业门类对应于工学。二级类及第三级专业也大都能在本科目录的二级类或专业名称中有相同或相近的涵盖,仍可实现专科、本科层次之间专业学科的沟通。为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管理类专业暂分别归属于不同的职业大类中,未单设管理类;第三级专业名称,原则上也不称为“××学”,尽可能不在较大领域内泛称“××工程”,一般冠以“××技术”的名称。五.为了更好地为高等学校的专业建设服务,课题组还将针对每一级专业制定一个300字左右的专业简介,说明其专业培养目标、服务面向、核心能力、主要专

7、业课程和实践环节设置等内容。鉴于专业名称体现的是一个职业岗位群(或职业领域),毕竟不是对应一个具体的职业岗位,故专业简介也只具有一般指导性,不同地区、不同院校、不同时期,应根据职业岗位需求,调整培养训练内容。六、在《目录》的使用上,课题组还将制定《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使用管理办法》,作为指导性目录的配套文件,供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参考使用。七、2003年6月,教育部高教司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有关部委教育司(局),有关高等学校及有关专家,下发了《全国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受到了广泛的重视,许多省、市组织高校及相关人员进行了

8、深入的研究、论证,对目录制订的指导思想、专业目录本身,以及《目录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