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传播方式对农业信息与技术传播效率的影响分析

不同传播方式对农业信息与技术传播效率的影响分析

ID:32107397

大小:5.29 MB

页数:66页

时间:2019-01-31

不同传播方式对农业信息与技术传播效率的影响分析_第1页
不同传播方式对农业信息与技术传播效率的影响分析_第2页
不同传播方式对农业信息与技术传播效率的影响分析_第3页
不同传播方式对农业信息与技术传播效率的影响分析_第4页
不同传播方式对农业信息与技术传播效率的影响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同传播方式对农业信息与技术传播效率的影响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河北农业大学菲全日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1.2研究目的与意义农业信息与技术传播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是促进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多元化传播体系下,选择俱乐部、项目推广和合作社三种不同传播方式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比较这三种方式的农业信息与技术的传播效率差异,及这种差异在农业推广过程中的影响作用研究。农业信息与技术传播效率差异对农民选择不同传播方式有重大影响。搞清传播效率的影响机制对促进农民和农技推广人员沟通,促进农业信息与技术传播具有重要价值。1.3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相关理论借鉴1.3.1农业推广研究1、国外现状20世纪

2、70年代,西方将行为分析与技术经济评价引入推广学研究,取得新成并将其应用到推广工作中:①推广工作开始关注个人在推广活动中的影响因素,②推广工作不仅研究个体农户而且对农民社区这一全体作为研究的对象。随着培训和访问体系(TheTrainingandYisitSystem)的运用,一些学者认为农业科技推广应采用进步农民策略。即将选定的联系户(contactfarmers)的作为先进行推广的重点,再向跟随户(followingfarmers)推广的管理方式n“。80年代以后,农业推广与农村发展的关系成为农业推广理论研究的重点,同时各国也加强农业推广体系的建设。随着社会进

3、步和经济快速发展,具有不同特点的农业推广运行机制相继建立并成功运行。如美国建立起的政府、大学、农民三位一体的合作推广体系。农业推广经费来自由联邦、州和县政府的财政拨款,通过立法规定推广服务工作由美国农业部和农业大学(赠地学院)合作领导,由农业大学主导的农业推广工作,能有机地结合科研、教学、推广三者。n铂日本建立起的政府主导的农业改良普及系统和农民自发组织的农业协同组合合作的农业推广体系。国家主导的各级农业改良普及系统组成一个全国性农业推广组织机构网络,农业协同组合通过与改良普及系统的合作实现覆盖全国的农业推广的格局。政府的改良普及员通过农业技术者联络协议和农协的

4、营农生活指导员进行分工合作,设定农业推广计划开展推广工作。n胡荷兰农业产业发达,农产品出口产值居世界第三位,农业教育、科研、推广和农民组织系统完善,形成荷兰特色的农业知识系统。国家联络办公室(CAD)协调科研机构与推广组织之间的合作和沟通。荷兰农民都是农民协会和学习俱乐部(StudyClub)的会员。联合委员会由农民协会和学习俱乐部选举的代表组成,决定农民和本组织有关的重要问题,同时协调与政府的关系,包括对农业政策及法规的讨论。农民组织不仅对科研和推广组织有影响,同时对政府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任何一项新的农业政策的制定都会征求农民组织的意见。农业推广工作由推广组

5、织与农民联合委员2万方数据不同传播方式对农业信息与技术传播效率的影响研究会共同制定,推广计划由不同专业农民协会和学习俱乐部与推广组织专家配合完成。[19卜[2432、国内现状1985年,《中国农技推广》创刊,成为国内第一个农业技术推广的专业学术期刊。1990年中国农业推广协会成立,1991年创立了中国农业推广理论学术委员会瞳”,标志我国农业推广理论的研究从个人的学术研究转变为一门科学。上世纪80年代后,张仲威、许无俱、陈建超在中国高等学校创建了农业推广专业,标志我国农业推广的高等教育开始与国际接轨。随着国内学界对农业推广研究的深入,国内专家学者出版了大量著作。代

6、表性的著作有:汤锦如等(2002)《农业推广学》、高启杰(2008)《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王慧军、刘秀艳(2010)《中国农业推广发展与创新研究》啪1等。张广胜(2004)认为“农业信息传播是进行农业创新扩散与农村产业开发的重要工具和手段。针对农业推广工作的现状:如农业管理体制落后,农业信息资源结构与布局不合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民整体文化教育水平较低等因素制约了农业信息传播。改善农业推广与信息传播工作的环境,加强基础设旆建设发展农业信息产业等措施能加快农业信息传播促进农业成果转化。”旺"陶佩君(2006),对农业技术创新有效需求与供给不足,农民参与度不

7、高的现状。对影响农业技术创新扩散与采用的因素进行研究。认为:①农民是农业推广体系中的主体地位。②构建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新型农业推广体系满足农民需求。③改变农业推广的传播方向,由“自上而下”的项目示范技术推广求,转变成适应农民需求的“自下而上”信息传播。④农民素质和信息传播方式也是影响农业推广的重要因素∞1。张淑云(2011)以河北省梨产业技术为研究载体,研究我国多元化农业推广组织分工不明确,协作无序,利益不清的现状。以农业推广框架理论、农户行为产生和改变理论、自组织发展理论和超循环理论为指导,运用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构建“多元主体协同供

8、给”动力机制模型啪1。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